一个成功的问题儿童_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 > 一个成功的问题儿童
辛弃疾 史蒂夫·乔布斯传(修订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22 18:05:57

一个成功的问题儿童

很幸运,在现在这个时间看到了早在三年前就入手的这本500多页的《乔布斯传》。这本当年的畅销书想必购入的人绝对不在少数,但以我对看书人的了解,相信全部一字不漏看完的比例应该不会让我吃惊——我猜不超过5%的买书人能看得完这个也许是最近这20年企业家中不多的可以称为“男神”的丰富且高调的故事。
 
在如我一样知识面相对不那么广泛的一般人当中,数的出来的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知名度的企业家无非那么几位:早期的通用韦尔奇,中期微软盖茨,“晚期”的脸书扎特伯格,仅此几人尔。但乔布斯的知名度跟故事性真是远远超过前几位“正面角色”,无论在产品设计、营销上的成功,还是宣讲会上作为教程的表现。要知道本人先后从事的通讯跟互联网行业充斥着乔帮主的各种典故,“用户体验”“少即是多”“追求极致”这些典故或者成语都来源于他,无论周鸿祎雷军罗永浩还是余承东搞新品发布会都按照乔总的套路来,产品经理们在朋友圈里面传颂着他的神经质的各种故事。
 
当然,跟我一样存在逆反心理的人也一定不在少数,乔布斯真的那么神么?就跟那些窗明几净的苹果品牌店一样,是被包装出来的噱头吧我其实一直这么想。直到2014年使用到iPhone5S后才稍微的有一点点了解这款被称为手机颠覆者的神器。当然,使用水果产品这么晚一方面跟本人屌丝的手机使用理念有关,但同时也跟工作经历有关:前东家不允许使用非本品牌终端产品,况且当时我基本随身带3到4款各档位手机,对这东西的需求就跟鸡头对旗下“小妹”一样的无欲无求。
 
怎么解释2015的现在对我来说是看这本书的最佳时机呢?
 
通过这本书,我们不难了解到乔布斯在事业跟生活两个最重要维度的真实情况。事业上,就如乔布斯在本书的最后所说:他希望创造一个可以长期传承并能不断创新生产出伟大产品的企业。他对自己的要求跟平庸的经理人跟一般的CEO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伟大的产品跟出色的销售业绩之间,他毫不妥协的选择前者,并以此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他跟盖茨的差距——作为世界首富的盖茨当然选择了最赚钱的那条路,而在产品上面确实乏善可陈。那么在生活上,这个自私,从不体谅,较真,爱撒谎,社交粗鲁,感情淡漠的男人我是如何理解的呢?我的答案是:看看那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问题比较突出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吧,这并没什么可奇怪。况且一个在1980年25岁时已经身价超过2.5亿美金的男孩子,你能期待他能平和的度过这一生么?出名趁早而且不断成功的孩子,低调不下来啊亲~所有修身养心的案例在暴君身上很少发生,是因为他们根本不care得罪你的成本。
那么,无论事业还是生活,2015年的我,可能都有一丝丝感同身受的答案了。工作上,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个创业者跟经理人的区别,在目标驱动,责任压力,招聘用人,乃至起床时间上都跟之前完全不同。至于生活方面,父母之间不协调的家庭关系从小对我的影响,联想到被收养的乔布斯脆弱敏感变化无常、故意伤害别人的本性,理解他,也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刚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看了第一遍,看的时候就有很多想说的冲动,坐到电脑前还真的不知道从哪说起。很多感觉是深刻但不知从何处表达的。也许要慢慢消化,或者找时间第二次看完后能体会的更加真切吧。总之,这是我目前的口味里面非常看重的一本,是可以保留期待着再次重逢的一本。也让我对自传体的书有了更多的期待。是的,我现在手头边上就是另外一本自传体——《里根:想象的胜利》。下面是我在看书的同时,通过手写同步在朋友圈里面分享的几段话,这些正面的文字其实对于了解这个人来说,远远不够立体,但既然他能通自己的品味跟偏执,领导了跟他一样天才的设计师跟工程师们,创造了这个时代最能代表“科技跟人文相结合”的伟大产品:“麦金塔”“iPod”“iPhone”,他的团队、他的产品共同让这个世界好像稍微的好了那么一点点。所以,他足够需要被铭记哪怕不需要被崇拜——不完美但足够伟大的艺术家,被遗弃但并未被亏待的问题儿童:史蒂夫•乔布斯。
 
摘抄如下:
最终的设计方案敲定后,乔布斯把麦金塔团队的成员都召集到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他说:“真正的艺术家会在作品上签上名字。”这些签名刻在了每一台麦金塔电脑的内部。除了维修电脑的人,没有人会看到这些名字。但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知道那里面有自己的名字,就如同每个人都知道那里面的电路板已经被设计的尽善尽美了。乔布斯一个一个叫出大家的名字,让他们签名。乔布斯等到了最后,其他45个人都签过名后,他在图纸的正中间找到了一个位置,用小写字母潇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以香槟向大家祝酒。“在这样的时刻,他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成果就是艺术品。”阿特金森说。-P123
 
1981年乔布斯被马友友纯粹的艺术深深打动并成为了他的乐迷。他曾邀请马友友去他的婚礼上演奏,但是马友友当时去了外地演出。几年之后,马友友来到乔布斯的家,坐在客厅里,拿出了他的1733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演奏了巴赫的曲目。他告诉乔布斯夫妇:“这是我本来希望在你们的婚礼上演奏的曲子。”乔布斯泪流满面:“你的演奏是我听过最棒的,有如上帝驾临,因为我不相信一个凡人能做到这样,”……当乔布斯被确诊癌症后,他请求马友友答应在他的葬礼上演奏。-P394
 
有一次在他深度镇静时,胸科医生要往他脸上戴面罩。乔布斯把面罩扯掉,嘟囔着说他讨厌这个面罩的设计,不要戴它。虽然他几乎无法说话,但是他命令医生拿来五种不同的面罩,选出这个他喜欢的。-P448
 
还有本书最后,乔布斯跟本书作者的谈话原文,同样让人感慨。
 
此致。
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 下午20:02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