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中潜行,狷者有所不为_沉静领导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沉静领导 > 低调中潜行,狷者有所不为
磨铁 沉静领导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1-26 15:01:31

低调中潜行,狷者有所不为

记得几年前在看《恰同学少年》时,当青年毛泽东智退三千败兵后,时任校长的孔昭绶大笔一挥,对毛泽东精彩评价:毛泽东,浑身是胆!

对于这段尽管感觉十分“三国演义”的情节,我至今印象至深,激情澎湃:毛泽东,就是不同凡响!

而激情澎湃之后呢?

与毛泽东的“浑身是胆”相反的是,我们常常被人批作:谨慎有余,魄力不足。

谨慎和胆略之间,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取舍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段时间读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里面有对投资者的分类,他将投资者分为:防御型投资者和进取型投资者。

而这本书作者笔下的“沉静型领导者”是否和老格的“防御型投资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此书。

很精彩,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定义:

巴达拉克将“沉静型领导者”定义为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很有耐心,非常谨慎,循序渐进。他们做正确的事情---为了他们的组织,为了他们周围的人们,也为了他们自己---不动声色,毫发无伤。

格雷厄姆对“防御型投资者”的定义:他们是那些更看重投资的安全边际,并希望不要经常为此而烦恼的投资者,相对于进取型投资者,他们的做法更保守,更讨厌风险。

由此观之,无论是“沉静型领导者”还是“防御型投资者”,他们都是风险的厌恶者。

沉静型领导取得超凡的成就很大程度归功于他们的:谦逊,克制,以及执着。

天啊,防御型投资者要取得超凡的成就,同样需要这三点。

台湾元智大学的尤克强教授说这本书很多观点很中庸,我深以为然。

但“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的精华在“中”这个点很难把握,就像空中走钢丝,没有深厚的功力,走中庸之道是会“走火入魔”的。

巴达拉克的“沉静领导”也是一种走钢丝的行为啊。风险或许并不比“英雄领导”低。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

因为,很多时候沉静领导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或者被人们误解成“犬儒主义”或是“妥协派”。巴达拉克虽然也重点强调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我依然觉得并没有多少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应对“被误解”的这种情形。

但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启示,那便是我们应该低调中奋进,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周围又十分浮躁的环境下,保持低调并注意事情的复杂性,不断潜行。

“艰难的抉择并不一定包括紧张刺激的危险时刻,但却深嵌于日常生活的丝丝缕缕中”,这句话很对,平淡的生活往往是考验我们智慧的地方,但我更趋向于使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看似复杂的问题,而非本书作者说强调的“谨慎谨慎再谨慎”。

因此,我觉得在官场混的朋友更应该读这本书。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低调中潜行,狷者有所不为”的回应

无不利 2010-04-27 13:45:32

毛泽东的事都是编的,不过是一介莽夫而已,还肯当汉奸。人坏还不学无术。政治制度组织制度全部照搬苏联,自创的只是党支部建在连队而已,至于传奇轶闻,则是政治需要编出来的。比如雷锋,干好事的时候,全有照片,拍完之后,不明不白就死了,莫名其妙就成为烈士。人死就全是优点了。其实素材都差不多,为了革命工作,几过家门而不入,家里死人,不管不顾。家人生病不理不睬。

[已注销] 2010-02-10 09:02:59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藕炖排骨 2010-01-26 20:08:17

俺完全不懂经济相关理论。。。不过那些道理放在为人行事上,倒是会有些启发

[已注销] 2010-01-26 17:12:12

艰难的抉择并不一定包括紧张刺激的危险时刻,但却深嵌于日常生活的丝丝缕缕中,这句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