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韩读《2小时品牌素养》(第一、二章节)读后感_2小时品牌素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2小时品牌素养 > 小韩读《2小时品牌素养》(第一、二章节)读后感
韩箭光 2小时品牌素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19 20:09:42

小韩读《2小时品牌素养》(第一、二章节)读后感

昨天读了本书上篇的,摘录、感想如下,欢迎交流
原载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沉雄骏逸”(cxjyhjx)

第一章《中国企业的七大品牌观念误区》

假设一: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顾客需求
【小韩观点】
需求的三个层面:
1.已被满足的需求
2.未被满足的需求
3.未形成的需求

在这里要把握好需求的内涵,因为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是需求与供给理论。如果不能把握好需求的内涵,那么对市场的研判就会有偏差。

假设二:更好的产品、更佳的团队、更大的投入,必将胜出
【小韩观点】
这里提到的企业的产品、团队、投入和客户想要的产品之间是有距离的,客户想要的产品是一个泛化的“大产品”概念,包含了实体或虚拟的产品本身和伴随它的意义、服务等。

再者,各种元素的增加,并不能保证一个好的合力输出以及这种输出正中目标——消费者。

假设三: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是促进销售的核心力量
【小韩观点】
这种“形象”,往往过于主观,而且还存在匹配的问题,实际上我更愿意表述成“适配”,侧重于一种精神(心智)上的契合,按照定位理论的表述,只有心智上匹配,才能更好的形成购买。

假设四:品牌延伸可以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在新领域获得竞争力
【小韩观点】
品牌本身是有属性的,不是包治百病、不治病也强身的十全大补丸,品牌延伸也要有所选择,否则只会造成品牌的价值的降低,于长远发展无益。要学会恰当运用包括品牌延伸在内的多种品牌管理手段,才能经营好品牌。

假设五:做大规模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小韩观点】
做大和做强的问题,在中国企业界尤为突出。这个问题在国外的企业界也发生过,这是个阶段性的问题,不足为奇,但不能不重视和解决。

一方面的解释是:这是商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因为在工业社会,很讲规模经济。

查一下百度百科,可以看到对于规模经济的解释是:“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你可以发现,这其中做大和做强是联系在一块的。

另一方面的解释是:这是中国商业受政治和文化环境影响的结果。改革开放后,从无到有的出现了很多企业,多是机会型企业,先拉起队伍来,扩大规模再说,也不是很主动的去思考规范的经营等问题。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这些企业家发现:不做大就很难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得到相应的经营资源就会变得很困难。所以就形成了这么一种惯性。

到了信息时代,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生产方式,改变了原有的公司形式,甚至是整个社会。这种生产不再需要很大的厂房、很多人...,到了这个时候,“做大=做强”的等式被动摇了,或者说是“规模=竞争力”的等式被推翻了,在新时代里,规模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

假设六:追求日韩成长模式,或用标杆法定点赶超
【小韩观点】
标杆法有它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本身的制约。
如果你用定点超越的方法,比,学,赶,超。就要有的放矢。然而:

首先,当你局限于这个目标时,就很容易失去格局,视野受限,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竞争多元、竞争环境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

你在针对一个火力点采取动作,可对手打出的是交叉火力;当你还在苦于对付一个敌人的时候,你将丧生在全面多元竞争的商战海洋里,而不知道干掉你的人是谁。

其次,简单的模仿,哪怕是真正的学习,都很难学到内在的精髓,即使你全学会了,不自觉的你会陷入一种“套路”的惯性里边。而且,你的竞争对手还可能故意的对你进行干扰,牵制你的思考和行动。如此种种在现在的环境里边都是极大的危险因子。你没听过乱拳打死老师傅吗?不按常理出牌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如果你说这是侥幸,那么截拳道或许能解决你的疑惑,所有的套路都打完了,已经到了在客户心智空间里的肉搏战了,你还迷恋着标准的“一二三”?

竞争会向没有套路的方向发展,胜负存在于极微妙的地方,一点不纠缠,考验的是你本身的触感的敏锐度、反应的速度、打击的力度。

你该修炼自己的品牌截拳道。不管对手做什么?我要做的是在对手伤害我之前,直接简单有力的打倒对手。

再就是《从0到1》对我的启发:最好的竞争是没有竞争,超越竞争,所有人还在现有平面内厮杀的时候,你早已跳跃到了更高的平台上面。

假设七: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走向融合
【小韩观点】
这就好像是一只气球,在往里边不停地装各种气,最后的结果只有两种:
一是自爆,企业内部因无法协调、驾驭而出问题;
二是被一根尖锐的针消灭,在竞争中被某一企业在单点上突破。

社会大分工是不可逆的趋势,即使是互联网的连接也是在充分分工的基础上出现的,不然哪有纳米级的CPU,你还想LOL,你也只能问问英雄联盟是个什么鬼?而且互联网的连接也不是为了再把各种分工揉成不分你我的面团,然后蒸一笼漂亮的馒头。


第二章 品牌战略方法的三次演变

(1)产品时代
劳斯·瑞夫斯发明了USP理论,也即独特销售主张理论。这个理论有三条原则:
1.通过每则广告都向顾客提出同一个主张;
2.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所不能或不曾提出的;
3.这个主张必须有足够的促销力,能打动顾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理论的第二条原则指导企业在为产品寻找独特销售主张时,不一定强求这个主张是你独有的,只要竞争对手没有提出过,哪怕所有的产品都存在这个主张,你也可以利用它来建立品牌。

【小韩观点】
这个理论是在商业社会面临简单的产品过剩问题时产生的。

这个时候竞争还不够激烈,顾客的认知水平还不高,所以能够奏效。

简单说就是:你和几个数得着的哥们在追同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也比较单纯,就在此时,你高声一喊——“我是男的!”,姑娘就选了你,尽管剩下的几个哥们也都不是打算进宫伺候老佛爷的。

概括起来,就一个字——奇!

扩展一下,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不卖货,只要你敢喊”。

(2)形象时代
奥格威发现,当产品趋向同质化,消费者经验增加,人们开始不注重产品的差异,而是追求超出功能需要的感性价值,企业的战略在于为品牌打造一个独特的形象。

他发明了品牌形象理论。这个理论也有三个原则:
1.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理性选择减弱;
2.人们同时追求功能及感性利益,广告应着重赋予品牌更多感性利益;
3.任何一则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

【小韩观点】
这种理论出现在产品过剩和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由于同质化,所以不能简单的采用USP理论了,需要再增加点特别的东西——感性利益。

正因为增加的是感性利益,感性这玩意又比较唯心,有没有,就看你信不信,而且容易趋同,谁还不会说个“我爱你”,当我爱你变成烂大街的神曲Style后,这招就不灵了,也就需要本书的核心——定位来重新诠释品牌的内涵了。

而且我觉得这招里边本身就有个矛盾点。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是个具象的东西,形象理论是为了塑造品牌的特别性,形成一种区隔。

但又用感性利益这种比较模糊的、抽象的、唯心的、趋同的东西去诠释,很奇怪。

这个理论简单说就是:你和一堆男的同时追求一个姑娘,秋天到了,你们都准备送点菠菜给这位姑娘,并且每个人都要说一句送菜感言(PS:...附注:XXX),其他人说的都是:“送你一把秋天的菠菜吃”。你比较矫情,对姑娘说:“送你一段秋波,温暖你的心,化解你眉宇间的哀愁...”,结果姑娘就跟你跑了,那帮子直肠子的菜就烂地里了。

(3)定位时代

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人类面临着两大威胁,一个是恐怖袭击,一个是艾滋病。其实还有第三大威胁,信息正在猛袭人类。巴诺书店的CEO就预测,不远的将来人类会发明出一种能清空大脑信息的药片。他说,失去思想和学会遗忘,将和减肥、节食一样变得必不可少。

【小韩观点】
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少信息,但只有很少量的信息对自己来说是的优质信息。多拜高人为师、多结交牛人、多看经典。

至于定位就不多说了,仅摘录上边的这句话,各位感觉一下。关于定位的详细细节后边还会展开。

写于201年9月15日凌晨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