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觉得给五心好评都不够的经营书_经营的原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经营的原点 > 一本觉得给五心好评都不够的经营书
捷群 经营的原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4-24 11:04:40

一本觉得给五心好评都不够的经营书

关于线下卖场经营的书籍以前看过一本叫《顾客为什么购买》的。看完《经营的原点》后,觉得《顾客为什么购买》是站在术的层面,而这本《经营的原点》是站在道的层面上。

一个30后说打破陈规,就注定这家企业要与别的企业不一样。
自己这些年零零散散的也接触了不少企业,甚至一些企业的天生就存在一种可扩大的基因,但却因为一直禁锢在那些陈规之下也就偏安一隅了。而我接触的这些人基本都是60后70后,于是看到铃木敏文老爷子这个30后说工作要打破陈规,我也就觉得这一个被称为零售之父的人成功,并非偶然。
最近自己规劝一个领导说,信息传播中,信息的量一定不要太多,多了人们自动就会去过滤它,或者说你本身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广告,我也就潜意识像是朋友圈拉黑微商一样把你拉黑了。但领导始终是领导,固守大字报的思维说,只有文字才能传递你要传递的信息!我知道我再解释下去也没结果的了。他忘了自己是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倘若传递的信息与我的价值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下,将会被自动过滤的。约翰·沃纳梅克说:“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不再是文革后期传播资源稀缺的时代,当多媒体爆发之后,这世界的关注力,早就从文字上离开了。最明显一个趋势就是从文字上获取知识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踏出社会的。约翰·沃纳梅克倘若现在还健在的话,或者他会把他那话改成:“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90%多是无用的……”
一个人的思维被固定之后,特别是后面不再升级所造成的陈规旧理,是很难更改的。于是我敬佩那些能够更改的,特别是那么大的年纪仍提成要打破的人。

不要被数据直观面误导了,主导的依旧是人,数据的产生的背后是什么原因造就的?
铃木敏文老爷子好像很早就看透了,数据是为了分析背后的行为,行为只要一变化,数据自然就产生变化。
在一个动不动就说大数据的世界里,数据的真正价值或者只有少数人能懂。甚至一些人就这么认为“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只要跟着数据走就对了”这样的谬论。于是你很难想象在一个只有POS数据的年代,一个人说“不能仅仅依赖POS数据来订货”是一个多么奇异的见解。
数据一直都是人类一种独特的记录方式,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现在的各种行为数据分析。一切的数据引导就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或者了解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历史记录亦是一种数据,它让我们了解我们过去的人在干什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但与所有人都懂的那样!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于是这数据的靠谱程度,也就需要你去掂量了。就像那些铺天盖地洗脑的抗日剧,为什么国民革命军只有第八路军在电视上活跃?前面七路跑哪去了?国民党除了当反动派之外,他们还做了什么?这些就是数据,可以跟着数据走,但一定要明白数据背后是什么,从而做出抉择!这也就是铃木敏文老爷子比动不动就扯大数据的年轻人牛的地方。

我们的工作就是销售价值
从我这个角度出发,所有卖场类的电商平台在慢慢的没落,早几年我完全不看好微商的刷广告模式,但这两年我懂得了一个词叫——碎片化。突然就觉得,微商似乎还真有那么点东西,虽然我依旧不看好刷广告模式。
铃木敏文老爷子说,卖场就是为了销售价值。其实看过《消费者行为学》的都懂,在满足生存需求后,我们购买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在乎其附属价值。而在移动互联网之下,价值的需求在延伸。我们正在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顶层(展现自我)靠拢,碎片化的个性定制开始。为什么微商上的销售可以做得很好,除了即时体验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微商将烂大街的横向对比给屏蔽了。每一次供应你都会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展现自我的价值供应。所以你看到那些鼓吹传统媒体会死的主要论点就是在这里,价值的供应与展现自我的需求不匹配,它也就自动被过滤了。
我只喜欢我喜欢的!我只看我觉得有用的!这是未来!刚看了马云在绿公司2016年会上说,人类社会上有两个行业会活得很长,一是宗教,二是教育。什么敬畏与感恩都是包装话,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行业提供的绝对的价值。宗教提供了内心安定的价值,而教育提供了成长的价值。

末了
最近杂七杂八的看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新生:每七年就是一辈子》,两本超级好书。不知道如何做笔记,但有种被开光了的感觉!非常建议一读。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