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人将控制未来,成为他们或被淘汰_智能时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智能时代 > 2%的人将控制未来,成为他们或被淘汰
童继龙 智能时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20 07:03:24

2%的人将控制未来,成为他们或被淘汰

今天在听混沌研习社的课程,是由吴军博士讲的《IOT与智能时代》,而在听课之前,正好这周在出差的路途中,我阅读了吴军老师的最新力作《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认为要真正能够吃透本次混沌研习社课程的内容,建议将这本书再做一个补充阅读,因为在这本书中成体系地回答了几个问题:

1、数据的价值在哪里?吴军博士认为是人类建造文明的基石:如果我们把资本和机械能作为大航海时代以来全球近代化推动力的话,那么数据将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

2、大数据和机器智能是什么关系?在有大数据之前,计算机并不擅长于解决需要人类智能的问题,但是今天这些问题换个思路就可以解决了,其核心就是变智能问题为数据问题。由此,全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智能革命。

3、智能时代会发生什么样的思维革命?在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时,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的新方法,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确定性,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这就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

4、大数据与商业是什么关系?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工具就如同水和电这样的资源,由专门的公司提供给全社会使用。全球最厉害的数据公司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公司,最能够挣钱的就是谷歌,其赢利能力是BAT加上Facebook、亚马逊这些公司之和,而他们的赢利基本上覆盖了互联网企业的80%以上,这就是互联网的集中效应。

5、大数据和智能革命的技术挑战有哪些?大数据的数据量大、维度多、数据完备等特点,使得它从收集开始,到存储和处理,再到应用,都与过去的数据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使用好大数据也需要在技术和工程上采用与过去不同的方法,包括IOT(物联网)将是大数据爆发的下一个风口。

6、智能革命和未来社会有什么关系?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加入浪潮,成为前2%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教授讲的最受欢迎的课程是《颠覆式创新》与《跨越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他在给这本书写序言的时候,就说道:大数据是解决不确定性的良药!

“用不确定性的眼光看待世界,再用信息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是大数据解决智能问题的本质。吴军博士在书中提到了世界的不确定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世界的变量太多以至于无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二是来自客观世界本身:不确定性是我们所在宇宙的特性。因此,用机械论已经完全无法对未来进行预测。

人类在过去的300年间,机械理论指引了人类文明的空前发展,其核心思想吴军博士也给出了概括性的说明:

1、世界变化的规律是确定的,这一点从托勒密到牛顿大家都认可。

2、因为有确定性做保障,因此规律不仅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且可以用简单的公式或者语言描述清楚。

3、这些规律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应用到各种未知领域指导实践,这种认识是在牛顿之后才有的。

这是机械思维中积极的本质,也为人类过去300年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根本性的理论指导。当然,机械思维局限性更多来源于它否认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因为我们的真实世界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比如在金融领域的预测,我们往往的预测结果是对错各一半。世界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当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了解的越来越细致之后,会发现影响世界的变量其实非常多,已经无法通过简单的方法或公式算出结果。二是宏观世界可以是可预测的,如恒星的运动轨迹是可以计算的,但如果到了电子级的微观世界里,其就很难做预测。

香农,这位不世出的天才,则通过借用热力学中的“熵”的概念,引入了“信息熵”,用信息论将世界的不确定性与信息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建立在不确定性上的理论,正是今天人类研究大数据与机器智能的基石。在信息论的基础上,我们就知道数据的威力了:在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时,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确定性,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这便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

解决智能问题,就是将问题转化为消除不确定性的问题,大数据则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良药。可以预见,在这里会诞生无数的机会。

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2%的人”的概念,正好也呼应了今天在混沌研习社课程上的许多学员的担心,未来的机器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会是怎么样的?未来的时代到底是人的时代,还是机器的时代?我们是否会被机器控制?吴军博士的回答是:未来依然是人的时代,我们不会被机器控制,机器在完成任务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Google的AlphaGo,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下棋。但是,制造智能机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可能只占着全球人口不至2%的人(甚至更少),但某种程度上控制这个世界。

我们想想,我们每天有多少时间挂在微信上,有多少商品是从淘宝或从京东购买的,有多少次出行是靠滴滴打车。这些公司没有改变一点产品的形态,亿万用户的生活就被它们所左右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完全掌握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菌,它们可能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既然做到了对我们如此精确的把控,他们挣我们的钱便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在销售商品的时代,我们认为越便宜越划算;到了提供服务的时代,我们发现忽然有了很多免费的服务,我们为此欢呼,但是不久我们会发现,看似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因此我们在获得这些服务的同时,我们也交出了自己的自由。而只有当我们在失去自由时,利益受到损失时,才会体会到自由的可贵。

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机器在智能上全面超越人类的时代,我们需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学会生存。这将是一个让我们振奋的时代,也是一个给我们带来空前挑战的时代,你能够成为未来世界的“2%?

童继龙 公众号:drate-think

关注:新商业、新管理、新科技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