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红利》延展:如何从朋友圈获利?_社交红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社交红利 > 《社交红利》延展:如何从朋友圈获利?
YOYO 社交红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2-26 21:12:47

《社交红利》延展:如何从朋友圈获利?

[周末读书] 是YOYO的读书系列,每周阅读一本书,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个人博客:yoyozhou.com
[周末读书] 的公众帐号:yoyofootprint

原文链接:http://yoyozhou.com/post/184837_bf40f8


--------------------------------------正文开始---------------------------------------

引:继12月14日在《社交红利》读书分享会上,结识了本书作者徐志斌老师。由于赞赏他的观点,在家慢慢啃了这本书。有了一小点体会,也与大家分享下,欢迎一起讨论。这次以社交媒体-朋友圈为例,看互联网产品如何获得红利?

朋友圈是微信4.0版本最重要的更新,维系“朋友圈”靠的就是拍照。所谓照片社交,就是最快速告诉用户“你的朋友拍了些什么”从而让大家有吐槽的对象。

微博服务于「更快看看这个世界最近发生了什么」,它的产品注定用户不断地刷刷刷;微信朋友圈服务于「看看朋友们最近做了些什么」,过了一段时间才看的话,你可能会认真往后翻,这比微博有更高的信息到达率。

1. 社交的源动力:个人存在感

和《乌合之众》类似得观点:人类的存在方式和蜜蜂类似,不能脱离集体而存在。不管是微博还是朋友圈,用户都是想告诉全世界:请关注我。

这里以qq不同阶段的用户行为来举例:

早期,很多人在线,希望认识更多人,主要指陌生人;

中期,大家发现和qq上的陌生人聊天实在没意思,都称为了潜水党;
现在,即使发现很多好友在线,但是你也不轻易和他开启一段对话。在线的人,一直在等待被开启一段对话,需要用在线的方式体现存在感。

2. 寻找存在感:朋友圈更容易成“瘾”

不管是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曝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刷存在感。而朋友圈的双向关系链更能成瘾。“我想让别人看到我,而在在微博上大家都去看大牛的心灵鸡汤和媒体的热点新闻,没人注意到我,我在微博发出的声音就好比苍茫大海中的飘过的一声哀鸣,随便一袭波涛我就再也隐而不见。更别说能和自己互动了。如何存在?还是去寻找与自己平等的圈子,我今天中午吃了什么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你赞与不赞都一样,我知道只要你刷朋友圈就一定能看到。你若点了赞,我内心更是一种被关注的满足感。”

3. 朋友圈特性:私密性、社交性

私密性:A与C是好友,B与C也是好友,A与B不是好友,那么A对C发布内容的动作(评论或者赞),B是看不到的。有这种属性的私密交互方式,注定了朋友圈是一个以个人单位为中心的一对多的个人私密交互空间。 朋友圈注重隐私分级,部分高级、偏定制化的分享需求亦可满足。

社交性:马克思曾经精辟地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地总和。体现在互联网上,就是人与人建立并通过关系,形成社交网络。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中,载体可能是一句话、一张图、一个赞。而这些载体背后,反映了社交网络中真实的人。

4. 朋友圈获利:信息x关系链x流动

收益=信息x关系链x流动,这是《社交红利》一书的核心观点。朋友圈作为一种社交媒体,必然遵循这个规律。一位读者也由此写了他的理解,个人觉得非常贴切:每个人都希望将展现的信息注入到人与人的关系链中,获取认同并流动起来。直接注入到人与人的关系链,让每个人都为这注入的信息进行信任背书,让每个人参与进来动起来,就能形成成功的社会化营销了,这大概就是基本定律。而所谓社交红利,就是随着关系链流动的内容。只要内容流动起来,那么红利就能滚动起来。

 1) 信息——好玩、有用的信息更受关注

朋友圈的信息其实和微博等信息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爱心、仗义心、炫耀、好奇与八卦勾勒了社交媒体中真实的用户,反映出人们希望自己扮演的角色或者希望过的生活。下面的两个案例以图片类app为例,看看刷屏利器是如何引爆朋友圈的。

 案例1:9cut——专为朋友圈打造的秀图利器

[用户使用场景] 朋友圈图片太多了,浏览图片的内容时,小图能看清楚的情况,绝对不点开查看大图。

[启发点] 是否能从小图和大图整体来思考?如将一张图用9个格子来呈现成一张大图。

9cut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解决方案。它是朋友圈和微博流行一种9张小图片拼贴一张大图的秀图利器。由一个设计同事(还是个博士),在业余时间里花了1个多月时间开发设计完成的处女作。

取得成绩:限免期间登上AppStore图片类免费榜Top3;限免结束后图片类付费榜NO.1,总排行榜Top5。
如果喜欢,欢迎下载(ios/andriod版:9cut)。

案例2:水印相机——通过照片,撬开一段对话

2013年,有过很多优秀的图片相关的app。其中,火了一系列的天气APP,如墨迹天气、instaweather。由天气这个点引发的APP数以千计,但instaweather却让很多开发者看到了图片的新契机。

[用户使用场景] 经常旅行,除了风景照本身所传达的信息,希望其他朋友能从图片中读到更多信息(如照片能直接显示所去地址),不可避免有炫耀的成分。

[启发点] 让每张图片有独特的标签,更好玩。

每次通过水印相机秀图,总会引来一批又一批对话“你的照片上怎么有字呀?”“你怎么又去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正如上面提及的那样,朋友圈让这个沟通变得平等了,不用担心我的信息被冲掉(每个人朋友圈看到的信息数量取决于他的好友分布信息的条数),这么多互动让我很有存在感。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以图片、好玩的切入点。从每张图片的创意思考,到9张图片所组成的整体创意,都值得学习。
ps:这两个案例都是我身边优秀的设计小伙伴完成的,如果喜欢,欢迎下载体验。

2) 关系链——你的好友即整个世界

信息从自己收听的或强或弱的好友、账号中流动(发布或者转发)而来,呈现在自己面前,它们将占据自己的视线,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而除此之外的信息,就像根本没存在过一样。

许多团队开发一款新的应用和社交网络开发平台发生关联时,总是全力奔跑,迅速进入更多用户的视线。这样,有关它们的消息不断被分享出来时,也会迅速消费掉目标受众的注意力,耗尽追随者的生存空间。这也就是本书强调的:互联网时代的“一九效应”,即1%的产品能占据90%以上的空间。在足够细分的领域,老二非死不可。所以与其说去模仿那些成功案例,做非死不可的老二,不妨更多的去找细分领域、去挖掘人性中的特点和需求。互联网时代更像一个狼牙棒,有太多可以冒尖的地方了。如疯狂猜图、魔漫相机等。

案例3:疯狂猜图——仗义心、爱心弥漫的世界

《疯狂猜图》的玩家在微信里发出来的东西是一张图,是向朋友“求救”询问该图代表的是什么词语。这样可引发大家的好奇心,同时,如果朋友圈里碰巧有人知道这个图是什么,那么发消息的人跟朋友之间马上就能产生交互。而这个交互点正是强社会关系链能reach到的,是游戏通过微信社交的成功案例。

3)流动——获利冲动

如果让用户能获取到实际利益,这条信息的流动性将远远超出预期。《社交红利》中列举了六大社交平台上的活动运营特点:免费、简单、透明、有趣、可积累、可兑现。获利的兑现就像在社交网络中的互动激励一样,要细微并及时的下发,即只要用户达到了兑奖条件,就可以获得奖品。
我亲自享受了可兑现的福利,特地以此来分享。

案例4:公众账号:员工宝——占小便宜

当朋友圈中看到同事分享了这条信息后,还注明:我已经拿到免费星巴克咖啡。我也毫不犹豫地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信息,不到半小时时间,已经集齐32个赞。令我惊喜的是,这条信息截止到下午6:00,还有人不停点赞。陆陆续续,我发现身旁有10+同事都跟着转发了这条信息,拿到了免费星巴克。

突然意识到,朋友圈的互动参与度确实高,反映了民众的爱心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低成本的爆发(点赞的行为实际是最为轻量级的关心)。

一旦用户集齐了32个赞,需要添加公众账号,输入一些信息后,才能兑现到福利。这对于公众账号来说,也是一个获取新用户的好机会。

当然,个人并不赞赏这种无限刷屏的行为,也希望企业在使用微信营销的可兑现方法时,避免垃圾信息填充朋友圈。

这三点中,最最基础的还是信息,构建优质的信息,是基于关系链流动的重要保障。红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很长的积累和运营过程。《社交红利》一书的经验分享:需要建立一套持续、稳定、有效的分享体系/文化/系统/架构,才能获得社交红利。




--------------------------------------正文结束---------------------------------------

喜欢这篇笔记,请关注 [周末读书] 的公共帐号:yoyofootprint

原文链接:http://yoyozhou.com/post/184837_bf40f8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