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还是让人们赞扬你_社交红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社交红利 > 最好还是让人们赞扬你
萧秋水 社交红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8-26 17:08:18

最好还是让人们赞扬你

拿到这本书,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真不是一般的豪华啊。封面、用纸(我沮丧地想到了我的《百问知识管理》的薄薄纸页)、梦之队的推荐阵容,显而易见,出版社对此书寄予厚望,因此舍得下本(当然,要是彩插会更好。)

我承认我想读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的背景,我渴望知道关于微信的另一重解读,之前,我和秋叶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研究微信,来自腾讯内部人员的看法,对我们也很重要,是我们的信息源补充。另外,除了腾讯背景之外,徐志斌是资深业界人士,他的看法本身也有可借鉴之处。

如我所料的,在职人士写书,自然是有广告的成分的,这也无可厚非,我不在乎广告,只在乎广告的质量。另外,由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算是存在竞争关系,所以提到微博,也肯定是以腾讯为主,虽然腾讯微博现在真的不怎么争气,如果说这两点算得上瑕疵,整本高端洋气的书,当然还是瑕不掩瑜的。

单就我所关心的微信部分而言,还是有不少启发的,作者没有太夸大微信,给出的数据和案例都不错,由于身在腾讯所带来的便利,有些数据的获得和披露的确是外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张自创微信出售南京桂花鸭的价格区间、不同年龄段浏览微博信息的数据(可套用在微信上面)、对信息rich化的清晰阐述、互动与应用的关系,这些都非常好,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成长的三个阶段,也和我们的推断相符,可惜,在CRM方面只是一笔带过,这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内容,在《微信控》第一版中我们已经有些推测,微信5.0的发布坐实了我们的推断,在《微信控》第二版中我们也做出了更深的推论,现在看来,只能还是看产品的后续发展了。

我欣赏这本书的地方是在于平实,实战派毕竟和学院派不一样,总结的非常到位,而且不忽悠、不虚饰,在营销和服务的引导上,遵循正道,而非很多网络营销、社交网络书籍所鼓励的哗众取宠式,产品研究方面鼓励“浸泡”,也是很好的建议,事实上对于互联网产品,的确是这样,“只有彻底浸泡在产品里,才会充分理解信息与关系链、互动的细微处”,也才会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业务与平台的重点发展方向捆绑起来,让平台的优势得以发挥,否则,红利是红利,自己是自己,二者并未必产生交集。

对于书中所说的“五公里应用”我一直是很感兴趣的,做为知识管理研究者,我一直推崇多快好省地做事情,而做事情的效果,体现在对生活的品质提升上,五公里应用中包含很多便利的生活服务,这在微信、百度地图、美团、院线通等APP等都有很好的展现。

作者对于红利收益的总结,提炼为两句话,一句是“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对此我表示同意,虽然,信息是产生正向还是负向作用,值得商榷(前段时间写过《微信礼仪》,在朋友圈被转载不少),另一句话是“让人们讨论你”,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不是讨论就好,而是最好是赞美,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近来风声甚紧,正是很好的例证,我就不多说了。

展开全文
有用 30 无用 6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最好还是让人们赞扬你”的回应

林中路 2013-09-01 09:28:03

如果没有接触过社交化,可以作为入门的知识看看,但作者是想写普及读物马?

林中路 2013-09-01 09:27:22

我粗略看过一遍,不得不上来吐槽下,作者从业经验丰富、拥有令人垂涎的数据,本来可以做些深度的分析,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可这本书的水平只能算作社交化入门,与网站上充斥的大路货无甚区别,并且李开复、马蔚华等一干大佬倾力捧场,不得不替书名扼腕。也许某公司盛行的是山寨,而不是创新!

泽阳 2013-08-27 12:28:56

真的是不惜成本啊,超干货书啊~推荐

小羊皮 2013-08-27 10:02:57

实战派,没有虚头巴脑的花拳绣腿,全是真刀真枪,刀刀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