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理性的我们如何在他人非理性疯狂之时保持一份清醒?_行为金融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行为金融学 > 有界理性的我们如何在他人非理性疯狂之时保持一份清醒?
行者 行为金融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7-09 09:07:03

有界理性的我们如何在他人非理性疯狂之时保持一份清醒?

       在这世界杯如火如荼上演的夏日里,伴着每天两、三集的新版《三国》,我得以读完这本李国平先生在2005年所著的《行为金融学》。

    凭心而论,这是一本好书,好在它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出自国内学者一人之手,在欧美领先的金融理论领域让我刮目相看。书中引述的例证、研究结论大多来自美国,这是因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历史要远远长于国内,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基础数据供研究使用,这从书后长达25页的全英文参考文献一窥而知。

    这是一本研究生用的教材,通俗易懂的前提是要储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在先前我在《投资学精要》中学习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股利贴现模型以及资产组合理论中的效率组合概念,在大学时《概率论》是我学习得最好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在《金融理财》中理解了现金价值、现值、终值、折现率的概念,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技术经济学中的净现值等知识点。当然,并不是说没有上述的知识储备本书就无法看懂,有些章节还是可以看看的。

    一本好书除了论述条理清晰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实践,而我通读本书两遍的最大动力就是来自一个最大的实践--股票投资,而股票市场也正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股票价格走势是由传统理性模型与行为金融模型共同决定的,这是本书阐述的中心思想之一,由此产生了中短期的势头效应和长期的平均值回归现象,也由此我找到了趋势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又一理论源泉。

    长期投资还有出于跨期分散风险的需要,跨期分散风险支持者认为,随着投资者投资期限的延长,股票的风险也就相应降低,这也是当下开放式基金倡导的长期投资以及基金定投的理论依据之一。但这样做就真的能降低风险吗?本书提出了质疑,质疑的理由就是跨期分散风险者忽视了极端小概率事件的影响,也就是“黑天鹅事件”,在5年甚至更长的投资周期中,这样的极端小概率、极端高损失的黑天鹅,投资者只要遇上一次,之前的任何收益都可能付之一炬甚至一夜之间“由天堂而地狱”。也许当前的市场疯狂正处在5浪的尾声,不久的将来便会迎来A浪调整,只是调整到来之际我们亦很难判断它到底属于哪个浪级。2008的金融海啸余波尚在,因此我们有理由对长期投资保持一份理性与谨慎。

    在中石油首发套牢诸多散户之后,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听到关于国内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讨论,很多人将IPO首日的大幅溢价归咎于发行体制,殊不知IPO首日的超额回报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只是中国内地的回报率最高罢了。这里面有发行体制的问题,但是体制的问题解决了,可能只是把溢价的幅度降下来而已。与其说是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过高,不如说是新股发行定价过低,这样做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剧院经理假说”中提到的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IPO。先前受到媒体的影响,我也误解了IPO首日溢价的背后原因,认为体制改革成功了,大幅溢价自然会消失,而近一、两年频现的新股破发也让我对这个想法更加深信不疑,因此一直对IPO不感冒。今后可能会适当直接参与,或者通过购买打新的债券基金来参与。

    以上是我读过本书的一点点引申思考与感悟。书中还有许多颇有启发的观点,例如关于封闭式基金折扣之谜的论证;市场分歧严重时,部分卖空者由于受到卖空约束等因素的限制选择离场观望,因此市场更多地是反映乐观投资者的预期;个人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卖出股票喜欢卖出获利的股票等等内容,都是值得认真阅读与思考的。至少《行为金融学》让我对QDII以及投资是否一定要投资自己熟悉的市场与公司产生了新的思考。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