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和《股票作手回忆录》比肩_交易冠军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交易冠军 > 无法和《股票作手回忆录》比肩
碧落花飘香 交易冠军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9-16 21:09:20

无法和《股票作手回忆录》比肩

内容:★★★☆☆
翻译:★★★★☆
排印:★☆☆☆☆
装帧:★★☆☆☆

马丁·舒华兹,短线投机者的典范。即使是杰西·利物莫最后也放弃了短线交易,但马丁·舒华兹始终在短线交易上很成功,他的头寸持有时间通常以分钟计,只是偶尔才有隔夜交易。很多投机名家(如威廉·江恩、杰西·利物莫等)都不赞同频繁的交易,尤其是日内交易,他们的理由通常有两个:

第一,频繁的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把很大一部分利润让给了经纪商;

第二,短线的变动几乎不可能抓住。

但是马丁·舒华兹用他的交易生涯向世人证明了短线投机的价值。其实,关于长线,还是短线的争论,仍然是投机行业一个无谓的嘴官司。每个人的交易背景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交易风格。在评论其他人的交易方法以前,要了解那种交易方法的实质所在,不能想当然的发表意见——导致投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当然,作为一名投机者,更要时刻警惕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马丁·舒华兹的交易风格涉及到金融市场上三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第一,投资,还是投机?

第二,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

第三,长线,还是短线?

而马丁·舒华兹的交易风格都站在了主流舆论的对面,但是他成功了。不需要解释为什么,每种风格都有成功者,失败者都是那些不思学习,懒于研究,疏于自省,只知道怨天尤人,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

作者的行文很幽默,经常刻意用小人得志的说法自吹自擂或炫耀一番,还记载了一段他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颇具喜剧色彩的一幕。不过从投机者教育的角度来看,这部书的内容远不能和《股票作手回忆录》比肩,可以当作一部“励志”书来读。

译者翻译的也不错,经常使用一些颇为“时尚”的词汇,和作者的行文风格交相辉映。

但排版错误很夸张,让人怀疑这本书发行前是否经过校对。纸张质量也不太好,一遍看完,书有些软了。

展开全文
有用 12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无法和《股票作手回忆录》比肩”的回应

大红鹰 2017-02-14 21:36:57

普通大众,以级一些没有思想的人是理解不了的。

上善若水 2012-09-26 15:33:15

不需要解释为什么,每种风格都有成功者,失败者都是那些不思学习,懒于研究,疏于自省,只知道怨天尤人,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

不错的体会!!!

reduxman 2011-09-08 23:37:57

楼主根本没看懂,马丁的交易品种是什么?他说:我最喜欢的是史坦普股指期货;其次是股票选择权交易;这样的金融衍生品不短线交易又要怎样?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短线之分,关键是看品种。

中华小快板 2010-05-29 21:26:53

不需要解释为什么,每种风格都有成功者,失败者都是那些不思学习,懒于研究,疏于自省,只知道怨天尤人,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
==============================================
这一句说得不错,并且也是市场的实际情况。
马丁的方法,按我的理解,可以称之为“混元交易法”就是不拘泥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别的分析方法(比如基本面分析,或技术分析,或市场人气/情绪分析,或只是相关市场相关性分析),而是只要一方法在实际中有用在实践中证明可以帮助某个品种的交易,就将其加到自己的分析框架和交易方法中来。
其实我做股指时基本也是这样的。另外,最近我进一步体会了“相关市场分析法”非常有用,有时可以直接决定做多还是做空,而技术分析只用来决定入场点位/位置。

雪宝 2010-02-23 17:32:34

其实整体还不错,还是应该读一下的。

INTO THE WILD 2009-12-07 09:31:39

错别字确实很多,看得出是五笔打字的错误。

augest 2009-09-29 09:14:24

我觉得频繁交易和日内交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根据标的物的不同,有些交易就是基本做日内,比如外汇或者期货保证金交易,很少有人会长期持仓,完全不等同于利弗莫尔等人批评的频繁交易。
作者一直有强调自己是短线帽客,交易风格不同,不能用统一标准评判。许多做系统交易的人交易不是同样频繁。
不过整体来说,确实不能和《股票作手回忆录》比。
另,为啥我没发现排版错误呀

[已注销] 2009-09-17 14:45:54

学习了,很喜欢你写的评论,看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