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是一种病_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娱乐是一种病
大城市的小闲人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12-23 20:12:20

娱乐是一种病

Neil Postman说,有两种方法能够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媒体可以用一种隐蔽但是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从石碑到羊皮纸,到纸张与活字印刷,再到电报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永远有淘汰上一个传播方式的媒介,成为新的媒介主宰,每一次媒介技术进化与媒介形态的演变都会给社会带来一场新的传播思潮。现在,新的革新与引导越来越不需要明确的思想内涵与逻辑,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去思考、阐释、定义一切公众信息。因为愈趋碎片化的信息传递出的娱乐价值远远大于信息本身传递出的价值,所以只有将信息以娱乐化的方式传递才会吸引人们第一时间关注,甚至可以妖言惑众,哗众取宠。
从人力历史来看,传播、媒介和技术是三个关联的文化现象。书中指出,媒介即是隐喻。在人类历史上,一旦人们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即意味着与此同时人们将面对丧失社会和政治活动能力。Neil Postman强调了电视作为传媒主宰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为电视可以把一切变成娱乐表现形式,所以大众传播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人们喜欢娱乐,崇尚八卦,热爱争议,因为在电视节目进行中你不能去问“为什么”,“这些信息是怎么来的”,“等一下,我还没反应过来”等等,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表现,一切电视节目的本质是在表演。除了电视,其他媒介也正在向这种方式看齐。
这里有一个简单生动的例子。我们知道今年十月,莫言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当他即将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时候,国内各大媒体关注和竞相报道的不是他的文学作品,也不是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怎样的文化价值,而是他的成长经历、个人情感,去拿奖的时候要穿什么衣服,在作家富豪榜上上升多少位,甚至他上不上蛇年春晚……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新闻不是新闻,但这种泛娱乐化的表现方式,刻意抓人眼球的新闻的确越来越“媚俗”,越来越“娱乐”,它甚至倡导了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不用考虑结果,也没有任何责任可承担,因为在商业社会,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用以取悦大众的信息生产者必须先取得的行动是“促使你看”,之后,至于你为此获得什么,对社会有没有帮助,他们毫不关心,只要将此类“公关全民”的娱乐方式发扬至死就好。
反观当今社会,在电脑几已成为“元媒介”的今天,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巨大庞杂,即将取代电视的互联网和电视一样,它更加的迅速、便捷,更加的信息化、碎片化,它没办法使我们的生活和精神变得深刻,但它似乎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即将成为我们明辨是非选择队伍的新工具。“不娱乐,宁勿死”的传播精神或许会被数十倍的放大,这种表现方式就像吸食鸦片,明知有害,为了取得更多快感,仍然抛弃不掉停止不了,周而复始直至有“更好的”新的媒介传播将它取代。
以Neil Postman的理论看当今中国社会,如果说长此以往下去,中国将没有孔孟,没有《孔雀东南飞》,没有中医,也没有瓷器、刺绣或许是严重了些,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还将在这种披着传播外衣的娱乐化信息里“躲猫猫”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可能是三五十年,也可能是永远。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