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所带来的思维模式猜测_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因特网所带来的思维模式猜测
废小鸡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1-30 23:01:54

因特网所带来的思维模式猜测

用几句话来概括本书: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意指任何媒介的产生都会带来认识论上的改变。17世纪印刷机的发明促进了识字文明的普及,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种理性的,抽象的成人思维,与之相对的即儿童这个阶层的产生。而20世纪电视则消减了这种逻辑思维,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转而造就了一种全民娱乐化的模式。其结果是由识字能力所造就的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应运而生。

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在《童年的消逝》结尾部分对于网络的评估,他认为因特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打破电视低门槛的局限性,从而建立起一道新的横亘于成人和儿童之间的高门槛。如果政府和教育部门把电脑编程技术作为新时代人所必备的技能,那么人们必须学习复杂的分析技能和一种新的世界观,而儿童这个群体也将重新出现。但波兹曼同时又否定了其可行性,因为让大部分百姓停留在电脑表面的娱乐功能上似乎更符合少数精英阶层在经济政治方面的目的。

这里,我持中立态度。这些只是对网络发展的初期阶段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们的阅读速度已经越来越赶不上信息的繁殖速度了。可否推测,信息的廉价化和泛滥化恰好呼应了一条和当初工业化相似的道路?正因为以指数增长的更替率,快速摄取内容和外包装变得愈发重要。如何让受众在接触的第一时间认同其思想更是成了重中之重。信息被娱乐化(即情感化),被分门别类,被贴上容易识别的标签。复杂的长篇大论的文章被短小精悍的散文取代,再配上插图,甚至最后,图片和视频变成了主角,文字只是说明性的。就我以为,这一切都是一个全新未来的先兆。

在我的展望的未来里,文字能力将消失殆尽,语言将成为历史遗迹。但这不意味着抽象思维的衰退,人类的思考方式将被更极端的2者所取代:数学运算和四维全景感触。这种新的分类是因特网这个媒介带来的。基础的编程能力将被一部分专业人士所掌握,通过各种重组和排序,这些编码像原子一样被结合成大分子可识别程序。而对于这些可识别程序的再重组将成为所有人所必修的科目。但这种能力并不像识字能力一样要求高度的抽象思维,因为它不是一种新的符号系统。这有点像编程人员编出了一种低门槛的傻瓜编程软件。这些可识别程序是可感知的,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通过语言,而是通过信息即时传送。信息口的闭合以及信息的形态将由主体所决定。情绪和感知方面的意识都可以被量化后传输,再依对方的标准进行解码。所以说逻辑能力将以一种新的模式,即和感性思维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儿童和成人的区别将体现在操作的熟练程度上,并不像识字时代那么明显。

波兹曼拿出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的预言来表示他对新传播时代的担忧: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不免有些悲观,如果沉溺会带来一种新的全民思维模式的转变,甚至带来人类智力的再突进,恐怕娱乐这个词将再度变成褒义。


关于我所讲的非专业人士合成程序的例子可以在Yapp上见到雏形:
http://www.36kr.com/p/97552.html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因特网所带来的思维模式猜测”的回应

废小鸡 2014-06-08 06:04:17

看到这篇文章,感觉还蛮像的 http://www.wired.com/2014/04/the-universe-is-programmable/

废小柴 2012-01-31 23:50:09

听着蛮有意思的,暂时先保留意见了,先去仔细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