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社会的顿悟_热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营销 > 热点 > 商业社会的顿悟
玟涛 热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17 11:01:38

商业社会的顿悟

前两天看到一篇微信,文章提到“两句话害了中国的企业”,第一句话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第二句话就是薄利多销。乍一看颇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再一细想,又觉得对于这类貌似正确的真理,它的对立面很可能一样感人。成功学如果预测未来,就是在自找不痛快。《从优秀到卓越》书中的企业没有走向卓越,而是衰微,《基业长青》描述的企业很多已经大浪淘沙。

其实,害苦你的和成全你的东西,往往差不多。你可以认为你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够变通,或者不够坚持。因为不管你怎么想,你都很难跳出自我的圈子。有时候不是你在思考,而是你在借助头脑中的某个框架去套一套、比一比。对商业的思考也是如此,不是你在思考,而是你在用某种“常识”或模型去思考。任何模型都是有缺陷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不是十全十美。你不能指责模型的错误,模型是一种帮助,你需要的是如何正确地使用,一定分寸上拿起来,一定分寸上放下去。
   
《热点》建立了一种信息营销的模式。我觉得任何一种模式都是在捕捉看不见的东西的尝试,一种抓捕外星人的工具。我们在借着一个个模型、范式或者隐喻的方式把握世界,这种方法一直没有改变,这可以说是我们手臂的延长。《热点》处理的对象,恰恰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个话题。所以可以放大到商业社会之外去思考,作者的出发点基于一个无情的事实:“大部分用户都是消极的信息消费者”或者说你眼前的对象永远是消极的。
   
从豆瓣一星的作品,考试考不好被批的学生到不景气的企业,你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唯心论:“如果一份图表发布后却没人分享,它的价值就不存在”。不被人们发现分享或不被商业社会承认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悲愤之情,我们生活的情绪化,往往是因为你没有形成市场化的产品。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如果你的努力没有被发现,没有成为市场化的产品,你的努力被无情否定。
   
我感觉这就像是一道门槛。商业中的门槛,就像生活中、文学创作中的种种门槛一样,你跨过这道门槛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产生新的生产力。个体的生活大概是跳跃前进的,所以说“人生几种境界”等说法。如果不能顿悟,不能跳起来,那么你将永远留在这个阶段。《热点》的顿悟在于它指出“创造伟大的内容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不是所有内容都能创造商业成果,被传播的内容才行”。它在我们重视的产品之外,补充了信息传播环节。为了防止纠枉过正,作者提到“永远不要停止生产内容”,毕竟,这看不见的东西是你看的见的部分的支撑。
   
“创造伟大的内容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与“你最重要的永远是产品、产品、产品”,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误,都会在一定分寸上强盛你,又在一定分寸上衰落你。温度是在时刻改变的,《热点》是对旧有内容为王的抛弃,也是新增长点的挖掘。你不能执迷于强盛,正如你不能执迷于衰微,这也是《热点》中的富兰克林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一成不变,那你就玩完了”。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