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反营销:我拒绝你进入我的大脑_心理学家的营销术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营销 > 心理学家的营销术 > 营销与反营销:我拒绝你进入我的大脑
璃人泪@2011 心理学家的营销术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25 22:05:56

营销与反营销:我拒绝你进入我的大脑


试想这样有一个理想的购物场所,环境宜人。房间的墙壁是最爱的颜色,轻声播放的背景音乐,淡淡的香气弥漫四周。渴了有水喝,饿了有点心吃。店员长得清秀又大方,热情又不凌人,专业又体贴,能言善道且真诚熨贴。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若想空手而回是不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其实营销这件事,始终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种途径、无孔不入。商家的营销意识和手段都已经与时俱进,借助科学的手段研究透彻,可谓是全力以赴。这本《心理学家的营销术》中介绍的营销技巧或许也能为商家出谋划策。对于消费者来说,正常的消费需求固然有之,如何理性消费,特别是在各种营销手段中全身而退亦是越发困难了。不妨站在商家的立场展开反营销的思考,知己知彼方能不殆。

本书中提到的营销心理学从最基本的欲望、公共关系学、锚定等理论入手,细化到身体语言、品牌效应、潜意识营销等高难度手段,通常都是层层递进,多管齐下。根据每种营销技巧的指向性,消费者理论上也可以找出应对方法。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消费冲动来势汹汹,根本不会留给我们这么多时间来考虑,退后一步容后再说倒是可以避免冲动消费。

其中最具“杀伤力”的营销术无疑是阈下启动。潜意识广告虽然被辟谣说是骗局,潜意识信息、阈上信息、嵌入信息、“非注意盲视”却是真实可考,每一样都难以破解。就像变魔术一样,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魔术师的动作,他却依然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声东击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奥托·珀策尔在1917年做的一项实验:以每张0.01秒的速度向受试者展示风景图,受试者虽然答不出看到了什么,却都在当晚梦见了该场景。(联想到坊间流行的培养天才儿童的杜曼、七田真的方法也与之类似,所谓的右脑开发本质就是利用潜意识,真的侵入了头脑,但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儿童人格的蔑视吗?)如果说利用上网信息收集喜好进行个性化营销还算建立在尊重消费者独立人格的基础上,阈下启动的营销就像大刀阔斧直接进入消费者头脑中,想来着实可怕。在那之前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要与之抗衡,大概真的应该发明一种抵抗潜意识影响的途径。

回到最初的情境,如果真有一个符合我们理想的购物场所,作为一个读了这么多条营销心理学的理性消费者,心中暗呼“不妙”,可能是一场钱包的浩劫。千万别这样,难得有这样煞费苦心的营销术,白白辜负岂不可惜。且先享受一番吧,其他再做计议。实在不济,就试试作者提及的抵制诱惑的方法,花十秒钟时间想象一头粉红色的大象正在潜入一碗蓝色的奶油中,心理学家称之为“思维瓶塞”。到底有没有用呢?就看商家和消费者谁的营销心理学技高一筹。

——乙未年读戴维·刘易斯《心理学家的营销术》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