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A已死?_广告的超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营销 > 广告的超越 > 中国4A已死?
喵小二 广告的超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11 11:05:47

中国4A已死?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

然而如今,做广告人却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选择。

广告公司几乎是加班多、时薪低、发展空间一般的代名词。一方面做不出来好东西,工作累,一方面也招不到最优秀的人才了。

优秀的年轻人都去哪里了?金融、IT。看看福布斯排行前几的大佬们,个个都是互联网起家的背景。

适逢中国广告业发展30余年,中国4A成立十周年之际,《广告的超越》这本蓝皮书由中国4A理事会统筹策划,作为广告业的一份献礼, 表达了4A对中国广告行业近十年来的现状与发展的看法。本书上卷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真正的广告?什么是真正的广告人?什么是中国4A?下卷侧重中国4A未来发展的研究。

中国4A的英文全称是“THE ASSOCIATION OF ACCREDITED ADVERTISING AGENCIES OF CHINA”。关于中国4A 的4个A,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为中国广告行业服务能力树立标准。中国4A创始人刘保孚将4A的含义解读为:4个“A”代表了4个“一”: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创新、一流的实力、一流的诚信。四个一流即是中国4A的最高宗旨,也是对4个AA的最好诠释。

然而在互联网浪潮席卷的今天,4A的专业价值和理论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广告的超越》就是一本反思广告,试图走近,还原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真实状态和困惑的书。今天的4A似乎全面遭遇着挑战,未来发展方向晦暗不明,具体的困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匠精神的丧失

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一流的广告公司被资本收购,各大广告公司一方面终于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一方面也在追逐市场利润的情况下,失去了核心价值。上海梅高创意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峻先生感叹:“本来一群具有独立思想、创新精神的受益人,变成了以追逐生意利益为目标的人,失去了各自的特性,从而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核心价值。”

2.互联网营销实践对传统4A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行为越来越多的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互联网在消费者数据的掌握方面天然具有优势,而广告公司的消费者调查依然停留在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这些l老套的方式上。

此外,传统广告强调渠道,原因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把握了有限的渠道,就等于把握了消费者的注意力。然而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崛起,企业可以通过电商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根本和传统渠道没有丁点儿关系。更有如小米这般的品牌,根本连电商渠道也懒得做,直接自建企业官网和论坛,前期走线上销售,通过用户口碑来推广。这种营销理论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功,直接挑战了4A的专业性。

3.效率不能满足新要求

4A公司做广告,从客户简报到落地传播,耗时至少12周以上,这是由于庞大臃肿的机构和繁琐流程导致的。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这样耗时的巨制作品,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于信息快速及时、简短有效的要求。现在大家都研究的是追热点,借势营销,如果4A花12周做个策划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4.人才流失困境

广告公司没有工厂、设备,没有自己的媒体,也没有自己的商品。广告公司生产的创意和策略仅仅依赖人,因而人才就是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过去的广告公司为了培养高管不惜花费几十年,而现在的广告公司不说人才了,人都很难招。一方面新人不把进广告公司作为首选,一方面现有的员工跳槽转行的也很多。

原因无他,正如马云说的,一个员工离职,要么是钱委屈了,要么心受委屈了。如今的广告公司,时薪低,成就感低,人才流失的困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5.高昂成本的隐痛

互联网孵化器如今办的风风火火,主张资源共享,创业成本相当低廉,而广告公司办公地址多在高昂的写字楼,除了创意人员外还有大量的支撑部门,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代理费却是日渐萎缩,相比之下,利润越来越少,成本却居高不下,旧模式要甩开不容易。

有人说4A已死,传统广告没有生存之地了。

有人说不止4A,互联网改变是整个社会。

无论如何,没人能预测未来,4A能做的,就是在浪潮来袭的时候,加速改变、学习、适应,在摸索中思考,如果不努力向前,正视这场变革,机会只能让给别人。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中国4A已死?”的回应

喵小二 2016-07-25 22:52:47

广告我也实习过 ,苦逼

JazzDON 2016-07-24 21:56:22

广告业3年从业人员,薪水到了5000后就进入了瓶颈,得不到上升,换到互联网bd,入职4K底薪。广告业已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