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这本是译林出版社的经典译林系列的《美妙新世界》,再加上前两年看的《1984》,反乌托邦三部曲就只剩下《我们》没有看了。最最开始听说美妙新世界这个词得益于这本书的芳名远播,SHE好像还有一首类似名字的歌。地球上某些时候某个地方一定上演着类似《1984》描述的片段,前两天看的《云图》里新首尔那段,却极好的呼应了新世界描述的方式。限定,条件设置,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没有意外,井井有条却毫无生机。
总有些作品让人诧异于其惊人的预见性。比如早好几十年代的登月小说详细描述了登月过程和步骤与后来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惊人的相似。比如新世界里描述的浅薄衰落解放堕落等级,向钱看自私冷漠,死亡时周围人的冷血,围观效应,后来现实社会无不呼应。唆麻,解脱幻觉只是暂时的。没有感情,拒绝书本自然激情责任,和机器人无异。自始至终,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贯穿,这让没有好好读过一遍莎士比亚的我感到惭愧。“越少完美,越多自由”。“死亡不过是睡觉,睡觉,也许还做梦”。“在人们心里,稳定不如动乱热闹;心想事成也不如曲折离奇来的动人,更不如抵抗诱惑或是为了抗拒激情和怀疑来的引人入胜。幸福从来就不会显得伟大。”“人未必是生而独立的——独立状态不是一种自然状态。独立也许存在于你人生的某个阶段,但肯定无法伴我们始终”。渴望孤独却又害怕孤独。痛苦的野蛮人。
译后记蛮好,全面回顾了小说(或者叫寓言)的来龙去脉,还有人名的时代性。作者是科学家的孙子,最终亦终结于迷幻类药物,天意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