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双休,都贡献给这本书了,还算值得。
四大石油家族,除一人外,其他三人都是草根出身,也没读什么书,有的只是对金钱的渴望及坚定的信念,以及造就英雄的时代,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都很贫穷,为了财富,只能也惟有做野猫钻探者,没钱,没关系,借,没人,也没关系,请人,发不起工资,赊杂货当工资,这里不借,就到偏远点的地方借,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执着甚至自负,认定自己租的土地下有滚滚的财富,只要离租赁到期还有一分钟,也要坚持钻下去,因为说不定奇迹就在这最后的一分钟产生,而实际上很多奇迹也是这样产生的,OK,谁叫你们碰上了好时代,汽车,飞机,航海是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只要你拥有石油,你就会变成富豪,即使你坐在家里,但为什么是他们,罗伊·艾伦,克林特·默奇森,希德·理查森,H·L·亨特,有千万野猫钻探者,惟此四枝独秀,虽然也有很多人成了百万富翁,紧紧是运气?说实话,还真的看不出他们有多大本事,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失意都有,那是坚持?还是自信?都有,运气占了很大部分,虽然我极力不想把他们归于此。
大油田发现了,于是便就有钱了,成百万富翁,千万乃至亿万富翁,作者没有描述他们的管理,我想也用不着什么管理,最重要的是眼光,发现油田的眼光及运气,如同我们中国人有钱后的做法一样,老美有老美的传统,买地,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大院子,而是成千上万亩地,谁叫老美那时候地多,又便宜,盖别墅,实现艾伦小时候说的“总有一天我们会住上又大又白的房子的”,这点跟我们一样,不一样的是因为地太大了,所以买些动物来填充院子,富一代不愧是在贫穷中长大的,他们没有淫乱,没有像他们的下一代一样“同七个女人在床上鬼混好几天”,除了亨特外,都很终于自己的老婆,你能想得到这点吗?我是想不到,即使是亨特,有三个家庭,但对每个家庭都是很负责任的,这与富二代的花花公子完全不同,老美的富二代跟中国当今的富二代有区别吗,没有,完全一样,最后一点就是我是富翁,你不能动我的利益,所以我要联合起富翁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影响政界,培养自己的关系,提供政治献金,培养自己的总统,于是我们一致反对罗斯福,反对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所以我们就成了右派,乃至极端保守主义者,是共和党竞选基金来源的大本营,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帮助小布什登上总统宝座,我们的影响力仍在。
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暴发户的时代,自然有扬名立万的举动,所以格伦·麦卡锡出场了,风光出场,暗淡闭幕,这就是狂人的结局,总体而言,四大家族其实很低调,没有吸引太多的注意力,虽然他们早已影响到了白宫。
人都要老的,四位当家人也不例外,所以财产的分割就是后面要演的恩怨情仇,永远都是这样的,艾伦几乎没有把钱留给子女,全捐给了慈善,由基金公司打理,理查森把部分资产给了外甥,其余也捐给了慈善,默奇森与亨特一样,全留给了子女,这也预示着后面的结局,艾伦家族远离了石油,子女各有各的事业,生活的富足平静,虽然后来有远方的外甥远渡大西洋来索要财产,对艾伦子女没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其中的豪门一场戏,与亨特的第二家庭来索要财产有什么区别呢,理查森的外甥凭借部分财产,把生意不断壮大,默奇森的子女中,小克林特是个典型的败家子,幸好刚开始有其哥哥约翰顶着,所以约翰死后,小克林特的结局只能是搬到自家豪宅丢面的小公寓渡过孤独的余生,亨特儿子邦克的白银投机,贪心不足,差点毁掉了整个家族,真难想象,他 与别人联手居然控制了美国六成的白银,除了贪心,还有狂妄自大,藐视一切甚至法律,与联邦的对抗就是完美证明,就如中国的富二代,总是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就是因为自己有钱,第二代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都是名牌大学出身,由于从小都不知道赚钱的辛苦,所以投资起来就没有谨慎这个概念,输了就输了,有什么关系,反正家里有的是钱,反正哪家银行都乐意贷款,邦克,小克林特是典型,到了第三代,人是越来越多,所以家族财产的诉讼就相应增多,兄弟之间,叔侄之间,再也不会有约翰维护小克林特的“他是我的弟弟”这样真挚的情感,有的只是金钱,活是一部精彩的家族矛盾电视剧,所以,要学理查森处理财产的方式,留部分给下一代,让他们可以过富足的生活,但不是名人,也不能上福布斯排行榜,所以,全在于你,你想出名,你就靠自己努力奋斗吧,靠老爹给你的钱,出不了名的,抑或是亨特,把打理家族大业的权力交给第三个家庭的小孩,而不是第一个家庭的子女,因为第三个家庭的子女会努力想证明自己,比第一家庭的子女优秀。
四大当家人慢慢逝去,家族或凋落,或平凡,抑或更成功,不管怎样,那个时代离我们而去了,那些人随着去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想及对成功,财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