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狂想曲_Brave New World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Brave New World > 未来世界狂想曲
Brave New World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4-23 15:04:02

未来世界狂想曲

试想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不用为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寻觅配偶、传宗接代而困扰;没有阿兰·德波顿笔下的“身份的焦虑”,马斯洛所谓的五大需求全都得到满足;没有悲伤,没有衰老,物质达到了最大化;不用努力争取爬上社会的精英阶层,也不用处心积虑收集财富;你所要发愁的只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男人/女人睡上一觉,且不用担心如何维系一段感情;你痛苦时、思考时、悲伤时,只需要吞下嗦麻,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样的世界,这样的生活,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么?作为生物学家的儿子,阿道司·赫胥黎以生物学、心理学为基础,在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美丽新世界》中所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哲人一直梦寐以求的世界:没有纷争,只有幸福。然而,这样的世界是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么?

人工体外培植、新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催眠教育……种种新科技成为赫胥黎笔下的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在这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很幸福,没有人伤心、生气,人人彼此相属”。意见不同也不要紧,可以去冰岛——那里全都是会“思考”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与我们的当今社会十分相似。当然,我们没有五种泾渭分明的等级,大多数人也并不满足于现状,免费的精神麻醉药和无拘无束的性爱可望而不可求。但是,我们有“出身”所带来的桎梏,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永远掌握着更多的机会;我们一边叫着不满,一边继续刷微博、看视频;越来越多的毒品和出轨、一夜情让人感到,似乎美丽新世界已经实现了——以赫胥黎为首的19世纪的知识分子最担心的事情正初露端倪,精神鸦片正一点一点地啃噬当代人的思维;然而,我们却感觉良好。

未来世界的“预言人”并非只有赫胥黎,同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则是另一种景象:与美丽新世界截然不同,经受过纳粹的疯狂和二战的摧残的奥威尔描绘了极权世界里,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无处不在的老大哥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每个人都没有自由,也不需要自由,洗脑、做操……整齐划一才是好的,不要多说,不要多想,艺术是多余的,写日记是犯罪,老大哥在看着你!这样的社会怎能不让人不寒而栗!同样,三部曲之一的《我们》也将政治元素注入到对未来世界的幻想中,扎米亚京构建的未来社会中,所有人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身处福柯式的“圆形监狱”中,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个体被社会无情地吞噬……奥威尔在看过《我们》和《美丽新世界》之后,曾直言"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的创作灵感肯定部分得自于《我们》……两书的氛围相似,大体而言,描写的是同一种社会"。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美丽新世界》更加欢乐而轻松,《我们》与《1984》中的压抑和阴霾却一扫而空,但“反乌托邦三部曲”所描绘的社会场景已然浮出了冰山一角。

以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第二代的继承人尼尔·波兹曼为代表人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当今社会已经步向美丽新世界里那诱人的囚笼。波兹曼曾试图从媒介角度对未来世界做出预测,他在著名的“三部曲”《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和《技术垄断》中,进一步发展了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这一观念: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缩小的不仅仅是地理的距离,还有时间的距离、年龄的差别等等。波兹曼认为,我们陶醉在媒介制造的信息监牢里,怡然自得;每天享受着过载的信息,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思考的动力;这种所有人都可直接享用的快餐逐渐模糊了年龄的差距,因为儿童和成年人所接受的信息都是相同的(约书亚·梅罗维兹在《消失的地域》中进一步论述了媒介发展所带来的另外两方面影响:性别的模糊和权威的变化)——这种抹杀成长的痕迹的做法与赫胥黎笔下那些追逐性爱游戏的小孩何其相像?!波兹曼最终将这种变化归咎于技术的发展,认为是技术在与文化的争锋中胜出,使得信息泛滥,传统的世界观分崩离析。这或许是美丽新世界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波兹曼的观点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了现实。

在这样一潭死水中,赫胥黎为小说加上了一抹亮色,“野蛮人”约翰带着一本《莎士比亚全集》出现在新世界里,迅速成为人们围观的对象。来自新墨西哥保留地的约翰还保留着“过去”的种种“恶习”:他期待爱情,会欣赏艺术,他拒绝嗦麻,热爱思考;这本该是促使新人类反思的角色,却带了一丝悲怆的色彩。约翰并没有在这个世界里引起轩然大波,他的出现对于所有人来说,只是一个笑料。夹杂在新旧两种世界中的“野蛮人”无所适从,不得不离群索居,努力保持曾经的“干净”;然而,他依旧躲不开来自新世界的侵扰,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参观”,像看怪物一样要他表演“鞭子功”。

也许拯救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一本《莎士比亚全集》。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你愿意生活在赫胥黎笔下的那个“理性化、机械化和简单化”的世界么?你愿意在新世界里纵情享乐,还是在保留地里经历生老病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你愿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一只快乐的猪?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这本近一个世纪前问世的“反乌托邦”之作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一版再版。在最新的中文版的封面上,那挥舞着鞭子,不断拷问自己的“野蛮人”,那看起来早已被废弃的、孤零零的灯塔……正时刻提醒人们即将到来的“新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封面、这张插画更能传达出赫胥黎内心中的悲观与绝望。

“过去有种东西被称为灵魂,还有种东西被称为永恒”。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未来世界狂想曲”的回应

2014-04-23 21:58:50

很同意您说的。下午才和别人说到过,我的文字总是太过严肃了。

伯雅轩 2014-04-23 20:14:04

真的很同意你的看法诶,如果开头三章不是用那么冷冰冰的语言来批判这种制度,而是用一种心灵鸡汤式的讲述方法来描述未来,真的很能吸引现代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