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之批判_滕泰透视通胀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滕泰透视通胀 > 通胀之批判
书海冲浪者 滕泰透视通胀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1-31 19:01:09

通胀之批判

  近两年,CPI很荣幸的成为中国大众最为熟知的经济学概念。这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数字,其走势却与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涨与落,影响了我们对日常经济生活状况的感受,而且代表了一个更加让人心有余悸的字眼——通货膨胀——幽灵再次来袭。说到这个词,已经被大众过多的赋予了一种负面色彩,往往闻之色变。但这中间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甚至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现在,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刚刚出版了《滕泰透视通胀》一书,对以往我们对通胀夸大的恐惧、错误的认识和应对的失当进行了批判。

  一是批判对通胀莫名其妙的恐惧。作者认为现在人们已经患上了通胀恐惧症,但这种恐惧是有历史根源的,是挥之不去的历史伤疤。他以倒叙方式回顾了历史上较为著名的通胀事件,特别是新中国以来的历次通胀,以及通胀对人们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一次通胀都带来物价的飞涨,带来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带来更加猛烈的社会分化。不管是消费者、劳动者,还是生产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都深受其害,都有切肤之痛。但与此同时,他又认为人们因为对通胀的认识不成熟,片面地夸大了通胀的负面效应,把通胀看作是“笼中虎”,是神出鬼没的幽灵。所以,通过分析,他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经济海洋里的美人鱼,价格的温和上涨是她温柔多情的眼神,受此鼓舞,经济加快增长;而当她露出狰狞面容的时候,人们的财富被洗劫,社会也陷入混乱”。并且认为,目前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只要通货膨胀率不超过5%,就是安全的。应该说,对温和通胀如此认识,观点并不新颖,甚至是主流观点。但敢于放言“只要通货膨胀率不超过5%,就是安全的”,把国家默认的3%的上限足足上调了2个百分点,表明了作者很强的自信和勇气。但是,作者却没有谈及中国目前负利率的环境下,人们收入没有随通货膨胀率的上涨而上涨,又普通缺乏投资途径,让最为普通的大众情何以堪?

  二是批判对通胀由来已久的误解。作者拨开层层迷雾,从影响物价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建立起关于劳动力、原材料、食品价格、货币因素影响物价的过滤模型,揭开了有关通货膨胀的“原材料上涨”、“工资涨”、“食品价格”和“货币超发”四大忽悠,以详实的数据和事实,特别是物价的传导过程证明了通胀并非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前三者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有效消化,而货币超发也绝对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可以靠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及央行“水库”来吸收其流动性。同时,说明了普通大众对通胀的感觉来自于个人的消费感受和CPI,他为我们讲明了CPI、PPI以及核心CPI的前世今生,以及期成分构成,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PPI+CPI才能正确计量经济温度。这里他认为我们国家的CPI天生存在不足,主要是对房价的漠视,对食品价格的过度倚重等,并指出需要制定能够准确反映现实生活感受的核心CPI等措施。

  三是批判对通胀不合时宜的对策。要抗通胀,就必须明白通胀的根由,他分析了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以及多轮驱动型等不同类型通胀的原因,解释了货币和物价背后的故事,指出了我们以往在应对通胀中存在的误区,然后为经济掌舵者指出了包括提高通胀容忍度、避免超调、重量化工具、切断输入之源等一系列的理性抗通胀方法,让我们在对通胀的恐怖阴霾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上游产品的涨价,并不一定会全数传导至末端,而通货膨胀率会随经济周期波动,短暂的波动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需要跳出经济周期来看通胀,战通胀,可能会不战而胜。回顾我们国家应对通胀的历史,我们已经习惯了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治理通胀却放大了经济波动,引发经济大幅动荡,造成经济发展困难。也许,我们,包括政府在内,都要在通胀面前少一分焦躁,多一分淡定。

  说到底,《滕泰透视通胀》真正批判的是人们对通货膨胀不理性恐惧,不理性认识,以及不理性应对。事实上,都说无知者无畏,实际上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要想破解我们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破解通胀谜局,首先必须战胜盲目的通胀恐惧症,必须正本清源认识通胀,才能冷静客观地看待通胀,理性地给出应对之策。近两年来,我们的经济刚刚走出紧缩的阴影,又遭遇通胀的挑战,在这种时候,了解通胀正当其时,迫在眉睫。

  也许他的观点有所偏颇,也并不一定否正确,但他对通胀这种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解释,对通胀的错误、片面认知的深刻批判,就足以让我获益匪浅。所以,这本书值得一读!五星推荐!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