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几年,股票还是少数人玩的东西,大家都对股票不熟悉,有点儿敬而远之。2000之后,随着企业下岗内退的人越来越多,股票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我妈妈就是2001年进入股市的,一开始我还觉得这种投资太不靠谱,不是特别支持。只是妈妈超级执著,一直坚持学习,到现在家里的股票书都是摆在书柜的重要位置。那时总听妈妈说股市的事,所以,现在看到《孙阿姨炒股记》时我很有感触。孙阿姨与我妈妈年龄相仿,她们的经历也有相同之处,都是不愿意闲下来,又爱接触新事物的人。股票是她们的一个梦想,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股票于她人来说已经不是赚钱赔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寄托,一种情感的释放。
《孙阿姨炒股记》一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有点儿孙阿姨自传的意思。孙阿姨从自己最开始下岗写起,她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环境,从姐姐那借了3500元钱大胆的投入股市,意外的赚取了第一桶金。之后,孙阿姨目睹了中国股市发现的全过程,见证了中国股市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变迁。孙阿姨经历过90年代的红马甲事件,也经历过认购证从贵到贱,又从贱到贵的过程,她经历过为了买卖股票,排长队的时候,也经历过现在坐在电脑之前买卖股票的轻松。总的感觉是孙阿姨是个相当精明,细致,且执著的人。她没有多少文化,也不懂许多财经知识,但她可以从政策报道中准确的把握出经济动态,可以从股票的此浮彼涨中找到买点卖点的规律。孙阿姨创造了一个草根股民成功的传奇,上演了大陆版的《师奶股神》。
在《孙阿姨炒股记》一书的第二部分中,孙阿姨向股民朋友介绍了自己的投资心得。比起专业人士的股票投资指南等等,孙阿姨的投资心得稍显简单,很多地方写得比较浅,不够深入。但从这部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孙阿姨为了股票的付出。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记忆呀,理解能力呀都在下降,她既不是财经专科毕业,有多专业知识的支持,也没有股票大师为师为友从旁协助,孙阿姨都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在股票的海洋中不断求索。现在,孙阿姨居然可以掌握这么多的股票知识,竟然可以出书,开讲座为股民朋友答疑解惑,从一点来说,我就非常佩服这位阿姨的刻苦精神。
孙阿姨用炒股赚的钱投资房产市场,赚出了千万身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谱写了草根成功的传奇。这本书也可以当作励志书来读,相信大家会从书中感受到孙阿姨身上朴素的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