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广告拜物教》的一些思考_广告拜物教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广告 > 广告拜物教 > 读《广告拜物教》的一些思考
小山 广告拜物教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2-25 22:12:23

读《广告拜物教》的一些思考

如果说《诚品副作用》让我看见李欣频在文字上的怪异,那《广告拜物教》则让我看见李欣频自我的文案风格。

我做文案一来,听到领导和甲方最多的要求就是,你能不能把文案写得像《舌尖上的中国》,或者某个公众号之类的话。遇到最直接的领导则喜欢把别人的文案甩过来,要么叫我写一篇超越它的,要么是学习学习人家是怎么写的。久而久之,看的多了,我失去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不断学习和模仿,已使我走得太远。对于李欣频能有自我的创作风格,我觉得在广告这个行业里,实在是难能可贵。用一句老话讲就是:一招鲜吃遍天。

在《广告拜物教》里有一篇她19岁时写的文案:

题目:《5·20前的十面埋伏》

7∶10AM 一批标准男女吊诡地西行八德路三段,两万四千个噪音挑逗起清晓通体的欲望,性感得要命。

8∶10AM 八百个得流行敏感症的先知们,在长安东路上固执地向东疾走,稀有的时空消耗尖锐的阶级偏见,红绿灯则闪起一个新的享受消费方向。

9∶45AM 主张低度消费伦理哲学的清教徒,则由和平东路向阿拉的方向靠去,所有的仪式控制得宜,只渗入极少数致命的狂野。

10∶59AM 野夏前一分钟饥渴时,三个等待疯狂采购的漂亮女子,正埋伏在五星级饭店门口饥渴时,且坚决不邀请完美无瑕的男人。

11∶00AM 彻夜暴饮酒精的人乍然惊醒,快感制约着高温的复兴北路,甚至有人感动得痛哭起来。

可以说从她写的第一篇文案开始,便已有自己的文案风格在里面,只是这时的她写的文案,太过于偏向意识流,忘了文案主题是写给谁的,用的词语(不知道是不是两地文化的原因)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

而她在正式进入广告公司后,所写的文案,则要清晰明了许多,比如:

自从爱上了巴黎,整个身体都被那样的气味占据了。

于是我们决定在台北东区,把这样的空气留下来,

留在一个叫巴黎会馆的地方。

巴黎会馆:www.parisspa.com.tw
全台北最法国优雅的Lounge Spa身心芳疗馆

在文案中,无论她如何写,到最后的落脚点,都会与产品息息相关。

诚然,我把书通篇读下来,有不少文字都很有意思,比如写杯店的文案,分别用独处的杯,情人的杯和权利的杯来分别写杯子与人之间的关系。写母亲节的文案,我看见了芝华士父亲节文案的影子,只不过李欣频用自己的文字写出来,更温柔细腻,更具有母性,也更符合母亲节这一主题。

而我把整本书读完后,所思考最多的是这种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读过的书和生活经历写成的文案,这样做合适吗?或者说除了李欣频外,文案可以去寻找自己的风格吗?

生活中我几乎没看见谁的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文案中,人们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遇见过的有趣的人和事……更多的是学会洞察人与产品,情感,文字、图片、影像之间的关联。如同你某一天晚归,在车站的站牌下,有那么一句暖心暖肺的广告文案,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你。这时的你在看完文案后,会去看看产品,从此后,你便会记得它。或许那件产品你现在买不起,但你会有了去不断奋斗的目标。

打动人的文案,就是要在某个瞬间,与用户之间产生关联。只是我们如何去找到这个点,与之形成相关的联系呢?

更多的广告人是研究产品,通过市场调查,得到反馈,得出结论,从而形成一系列精准的文案。很少有人会用自身所经历的一切,让用户与其内心得到印证。

科在众多的广告人当中,李欣频用她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到过的地方,证实了她个人风格的可行性。

那一个广告人该不该保持自我的行文风格,还是依着领导或甲方的性子随意改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次遇到这种事,内心满是shit和fuck。

注:稍微解释下李欣频19岁写的文案,这篇文案我发朋友圈,有朋友没看懂,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文案上面写了四个地址:复兴北路、和平东路、长安东路、八德路三段,这几个路段应该是中兴百货的地点。再看看时间段,文案在写的时候,观察到每个时间段路上人的各种行为、生活方式、衣着打扮、心理因素等等。台湾的文案行文方式有可能和我们不一样,比如他们把轻轨叫捷运等,至于「标准男女吊诡」的意思,我的理解是,一群上下班穿着统一服装的人,至于其他的,大家可以试着解读一下。

读《广告拜物教》的一些思考1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