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作自我管理的书籍不是好创业指南_Rework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Rework > 不能用作自我管理的书籍不是好创业指南
为时未晚 Rework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22 10:07:08

不能用作自我管理的书籍不是好创业指南

我身边有很多创业的同学朋友,大家做的行业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还有资源达到服务他人,实现自我的目标。

如今的创业环境和以往大有不同。我小时候,创业不是叫创业,而是叫下海;那时创业不像如今一样备受社会鼓励,下海往往意味着抛弃稳定的铁饭碗,不负责任地将自己和全家人的经济来源孤注一掷;且那时可利用的资源比起现在来匮乏多了,创业的门槛也相应高很多。

那时只要听到有人“下海”,大家的反应往往是既不解又羡慕,既羡慕又担心,既担心又暗赞。可今天,如果听到谁在创业,大家的反应往往是稀松平常的一句:他也在创业啊。就好像在说“他也在减肥”一样。

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让创业变成了普罗大众都可以做的事情,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十几人的团队,简单到自己加一台电脑就可以开始创业。这是让我们兴奋不已的事情。但是,创业的成功率也低到了令人沮丧的程度。一百个创业企业能有一两家能坚持五年以上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要想增加新时代创业成功的几率,深刻理解新时代的创业环境,转变旧有的思维和方法至关重要。最近重读了两年前读过的《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又有了一番新的感受。当初读它,是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读,受益良多。今天再读,感觉这不只是一本颠覆传统商业思维的书,更是指导我们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何管理自我的绝佳行动指南。确实,每一个创业者都必须首先是一个高效的自我管理者,才有可能在创业这条艰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重来》通过近百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阐述了近百个看起来与传统经营和管理有点背道而驰的商业思维和方法。这些思维和方法是两位作者在成功创立和运营一个16人团队,横跨两大洲数个办公室,拥有300万客户,年盈利几百万美元的小公司后给出的最真诚和实在的建议。

每一篇文章都见地深刻却不深奥,在轻松活泼的文字中让我们重新审视旧有观念,更新更符合时代背景的新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这些建议无论是作为创业指南还是自我管理指南都实在太有用了,我把每一篇文章都提炼成为一句话,时时查看,时时提醒自己,时时践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创业之路和人生自我管理之路上有新的顿悟。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

开局篇First

1、新的现实The new reality

新的现实让任何人都可以创业,我们只需要整理自己的思路,重新出发。


卸负篇Takedowns

2、忘了“现实世界” Ignore the real world

所谓“残酷的现实世界”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是真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也要生活在他们的“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只是人们为了开脱自己无所作为的借口,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

3、哪来的从错误中学习Learning from mistake is overrated

失败并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逗留在过去的失败中无法进化,进化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之上的。

4、计划即瞎猜Planning is guessing

撰写计划会让人感觉自己把握住了某些东西,但实际上这都是完全不可控的。且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去回看自己长篇大论写下的计划。最有效的方法是抓住每一个迎面而来的机遇,起而行之。

5、何必壮大Why grow?

不合时机的大肆扩张让很多公司走上了绝路。小公司并不只是一块跳板,小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

6、工作狂Workaholism

工作狂的行为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愚蠢至极。这种工作状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如果你只是为工作而工作,那么你就会丧失判断力。

7、受够了“企业家” Enough with “entrepreneurs”

称呼新生代的创业者们“创始人”,好过用“企业家”这么一个过气的称谓。



行动篇Go

8、在宇宙中留下你的足迹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欲成大事,就要让自己与众不同,要在宇宙中留下有意义的一笔,要让世人知道你在做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发迹于草莽,却破坏了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的传统模式。你能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出同样的壮举。

9、挠自己的痒处Scratch your own itch

想要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或某项卓越的服务,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做你自己想用的东西。

10、着手做点什么Start making something

你头脑中有eBay的创意和你实际去创建eBay那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在你的人生中真正有意义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想过什么、说过什么或者计划过什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起而行之。

11、“没时间”不是借口No time is no excuse

当你拥有某种极强烈的渴望时,你就能挤出时间来—不管你身上是否还背负着其他责任。大部分人的渴望并不是那么强烈所以才拿时间当借口来进行自我保护。

12、画沙为界,立场明确Draw a line in the sand

起步之后,你必须一直牢记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主见方能成大事,你必须心怀信念,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奋斗,并且要让世人明白你的信念。

13、不可能的宗旨Mission statement impossible

写出来挂在墙上的企业宗旨和愿景,不如实实在在让客户感受到的服务。

14、万不得已不筹资Outside money is plan 2

创业时尽可能少用别人的钱,否则很容易受制于人,偏离最初的梦想。

15、你的需求没有想象的那么多You need less than you think

伟大的公司基本上都起于微末。在能节省的地方就节省也能做得很好。

16、要成就事业,不能只是创业Start a business, not a startup

任何人如果在创业初期抱着“我们以后会想到办法赚钱”的态度,他们的创业终将成为笑谈。真正的事业拒绝创业者用“没关系,创业嘛!”这样的借口去掩盖深层次的问题。一开始就要去做真正的事业,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17、破釜沉舟Building to flip is building to flop

你需要的是承诺策略,而不是退出策略。如果你的整个策略都是建立在逃跑的基础上,那么你一开始就不会走得太远。

18、轻装上阵Less mass

始终保持轻装上阵,就能快速作出改变:包括你的整个业务模式、产品、特性设置以及/或者营销手段。



进阶篇Progress

19、条件受限是好事Embrace constraints

“条件受限”貌似缺陷,实为优势。有限的资源能激发你在现有条件下完成任务的能力。

20、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Build half a product, not a half-assed product

同时做N件事情的结果就是:一大把绝妙的点子最后被转化成一个蹩脚的产品。

有舍才有得,砍掉多余的野心,你就会发现慢慢做一件正事要胜过毛毛躁躁做一堆傻事。

21、从核心出发Start at the epicenter

问自己:“如果把这样东西去掉了,我还做得成买卖吗?”找到核心,然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个中心上,把它做得越强越好。这是你未来成功的基础。

22、不要过早关注细节Ignore the details early on

细节会导致差异,但过早纠结于细节则会引来异议、多如牛毛的会议以及延期。

23、做出决定就是取得进展Making the call is making progress

决定就是进步。你作的每一个决定都构成了伟大事业的基础。一旦为了等待完美答案而推迟决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24、当好博物馆长Be a curator

坚守真正重要的东西。就像博物馆长一样,把其他好的展品都取下来,只留下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展品。

25、在问题上少投入点精力Throw less at the problem

当遇到困难时,人们的本能反应都是加大投入,但这只会使问题越变越大。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削减。

26、关注不变因素Focus on what won’t change

你的事业的核心应该建立在不变的基础之上。你应该投资那些人们现在需要并且10年后仍然需要的事物上。

27、音乐就在你的指尖流淌Tone is in your fingers

好的装备确实能带来一些帮助,但事实是你的演奏水平是由你自己的手指决定的。不要执著于工具,而要关注那些用工具去解决的事情。

28、卖掉副产品Sell your by-product

一个善于观察、富于创意的商业头脑能够注意到工作中产生的副产品并从中挖掘出商机。

29、立马就上线Launch now

一旦你的产品实现了基本的功能,就要迅速把它亮出来。不要因为一些遗留问题而把整个产品扣留下来。那些遗留的问题可以等事后再解决,往后放一放也可能意味着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效率篇Productivity

30、赞同的错觉Illusion of agreement

尽一切可能去掉抽象的东西,如果你要说明某事,不要描述它长什么样子,直接画出来;不要解释它的声音如何,直接哼出来。

31、退出的理由Reasons to quit

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重要的问题,以确定你是否在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1.为什么要这么做?

2.你在解决什么问题?

3.这真的有用吗?

4.你加上去的东西有价值吗?

5.这种改变真的会起作用吗?

6.这种方法更简单吗?

7.有其他更值得做的事情吗?

32、打岔是效率的敌人Interruption is the enemy of productivity

长时间的单独工作能达到最高效率。当你不再为了不同的任务去切换思维时,你能高效干完很多活。

33、会议有毒Meetings are toxic

尽量不要开会。如果真有问题要解决,不要去会议室,就在出现问题的地点开会,直面现实,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建议。

34、刚刚好就是真的好Good enough is fine

用简单平常方法解决问题也许没法为你带来声声喝彩,但是能让你不断前行。而且以后你随时都可以把“刚刚好”变成“特别棒”。

35、速战速决Quick wins

积累动力的方法就是完成一项任务,然后紧接着去完成下一项任务。趁势而为才能动力十足。良好的发展态势能让你坚持下去,能驱动你成长。

36、不要逞英雄Don’t be a hero

很多时候,知难而退比逞英雄实在。

37、该睡觉时就睡觉Go to sleep

长期熬夜付出的代价太高。

38、预估的都是垃圾Your estimates suck

面对大项目,不要提前几个月、几年预测未来,把大项目分解成小任务,越小的任务越容易预计。

39、罗列问题,不得解决Long lists don’t get done

列一个短小的待办事项清单。长篇大论的清单往往不得解决。

40、决策宜小不宜大Make tiny decisions

重大决策很难落实,也很难修正。一旦作出重大决策,你倾向于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即使错了也无法对其作出客观判断。相反,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作一些能够被有效替换的小决策。



对手篇Competitors

41、拒绝照搬Don’t copy

商业战场上的模仿不招人待见。简单复制扼杀了深层的理解—而理解才能激发成长。如果你只是盲从,就无法掌握主动,永远只能被动接受。你无法领跑,只能尾随。

42、将你的产品去商品化Decommoditize your product

让你自己成为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一部分,将你独一无二的想法注入你的产品中,让它与众不同。把它变成一件别人做不到的东西。

43、向对手挑战Pick a fight

眼里有目标,心中就有方向,出手才有力量。当一个反对者是标新立异和吸引跟随者的捷径。拥有对手,就等于为客户制造出了讲故事的素材。

44、给竞争力做减法Underdo your competition

和竞争对手攀比的思维会把人引上绝路。那应该怎么做?要做得比对手少,并以此来击败他们。解决最简单的问题,把那些纠结的、困难的、令人厌恶的难题留给他们去解决。不要总想着胜人一筹,试试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逞强,要适当示弱。

45、谁管他们在做什么Who cares what they are doing?

你的竞争对手不值得去关注。因为为对手操心会转化成一种纠结的状态。把目光放到你自己身上来吧。你自己本身的变化比外界的变化更为重要。



进化篇Evolution

46、养成对客户说“不”的习惯Say no bydefault

不要觉得“不”字难以出口,坦然些,如果你不愿意迎合某个客户的需要,只要彬彬有礼地解释清楚就可以了。

47、不要攀客户的高枝Let your customers outgrow you

当你让客户超越你时,你的产品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础产品—这样蛮不错的。小巧、简单、满足基本需求,这就是永恒之道。这样的产品永远不愁没有客户。没有用过你们产品的客户永远比用过的多。要确保你的产品让这些人容易上手。这就是你持续成长的潜力所在。

48、头脑发热不等于当务之急Don’t confuse enthusiasm with priority

一个新创意的撩人程度并不代表其真实价值。要把伟大想法冷却一下,再用冷静下来的思路去评估。

49、家用便利就是好Be at-home good

商场里“镇店之宝”的产品往往带回家就不要用了。你要生产的是“镇宅之宝”产品。

50、不必逐字记下客户需求Don’t write it down

客户真正在意的需求,会一遍一遍提醒你,你根本忘不了。



推广篇Promotion

51、甘于低微Welcome obscurity

充分利用籍籍无名的状态,因为这段时间你可以试错、调整策略,解决纠结的问题、测试各种创意、尝试新事物。

52、培养自己的拥趸Build an audience

培养自己的观众,大方地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慢慢建立起忠实的观众群体。然后,当你想传达消息时,自然就会有人在那儿等着倾听了。

53、普及知识,赢得竞争Out-teach your competition

传道授业能为你建立起凝聚力,这是传统市场策略不可望其项背的。而传授客户知识是绝佳的制胜机会。

54、效仿大厨Emulate chefs

像大厨一样乐于分享菜谱,大度的人不应该惧怕分享。

55、转到幕后看看Go behind the scenes

让人们走入幕后,能改善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56、没人喜欢塑料花Nobody likes plastic flowers

不要害怕让人看到你的缺点。不完美才真实,真实才能激起人们的共鸣。

57、媒体发布就是垃圾邮件Press releases are spam

向无数陌生人发送的没有任何新意的广告,希望其中有个把人能对广告产品感兴趣的媒体发布方式早已过时。换个方法,用激情、兴趣和经历来打动别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与众不同,不被遗忘,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影响力。

58、别惦记大牌媒体Forget abou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大牌媒体往往可望不可即,更现实可行的是利用行业媒体和博客等渠道进行推广。

59、药贩子最精明Drug dealers get it right

效法药贩子,把你的产品包装成完美的、令人上瘾的、“不能错过”的灵丹,让人浅尝之后都忍不住要拿着真金白银回来向你购买。

60、市场营销不是一个部门的事Marketing is not a department

市场营销是公司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61、一夜成名只是传说The myth of the overnight sensation

一夜成名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往往不为人知。所以没有一夜成名的神话,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创造奇迹。



招聘篇Hiring

62、亲力亲为Do it yourself first

在你亲自尝试某项工作之前,不要雇人去做。只有亲身体验过,你才能了解这项工作的本质。

63、受不了时再招人Hire when it hurts

你往往会发现自己需要的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不要盲目扩张。

64、放弃牛人Pass on great people

牛不牛不是关键,关键是你需不需要。

65、鸡尾酒会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at a cocktail party

不要让团队变成鸡尾酒会上的陌生人,大家都彬彬有礼,一团和气,避免冲突,却没人指出问题所在。

66、可笑的求职简历Resumes are ridiculous

简历可以杜撰,且千篇一律。相比之下,求职信更能反映出求职者的真实水平。

67、多年的无关经验Years of irrelevance

不要以时间长短论英雄,重要的是他真正能做什么。

66、常规教育不值一提Forget about formal education

象牙塔外有大把聪明人。

67、人人都得干活Everybody works

在一个小团队里,你需要的是干活的人,而不是监工。每个人都得做事,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

68、聘用独当一面的经理人Hire managers of one

可以独当一面的经理人能给团队带来更高的效率。

69、招聘笔杆子Hire great writers

一个优秀的写手,思路明晰,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他们使事情变得易于理解,他们善于换位思考,懂得抓重点、砍枝节,这些都是合格的应聘者身上应具备的特点。会写就代表会思考。

70、高手遍布世界各地The best are everywhere

地理上的距离不重要,不管距离多远,你都可以把最好的人才引入你的团队。

71、试用期必不可少Test-drive employees

要评估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不是他们声称的工作能力。

救灾篇Damage control

72、主动掌控负面新闻Own your bad news

如果你够坦荡,够诚实,够公开,危机应变速度够快,人们就会更加尊重你。不要把头缩回去,也不要苦苦压制坏消息,应该让你的顾客尽可能地拥有知情权。

73、速度改变一切Speed changes everything

在客户服务领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响应速度。

74、如何道歉How to say you are sorry

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进行真诚的道歉。

75、让每个人都上前线Put everyone on the front lines

不要在工作人员和客户之间设立屏障,没有人可以躲在壳子里对客户的意见充耳不闻。

76、深深深呼吸Take a deep breath

当你改变现状的时候,就会激起波浪。一定要克制住恐慌或马上应对的冲动。



文化篇Culture

77、文化不是由谁创造的You don’t create culture

你创造不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自然生成的。

78、决策都是临时性的Decisions are temporary

你今天作的决定也不会一成不变。不要为还没发生的事情自寻烦恼了。没有真正出现的问题统统不是问题。再说了,你担心的大多数事情都不会真的发生。

79、跳过摇滚明星Skip the rock stars

想要把事情做得有声有色,工作环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80、员工不止13岁They are not thirteen

当你把员工当孩子看待,人们就会像孩子一样行事。

81、5点准时放人Send people home at 5

你需要的不是工作得更久,而是工作得更高效。

82、不要听风就是雨Don’t scar on the first cut

规章制度是组织机体上的伤疤。它们是针对一种不太可能再次发生的情况作出的过激反应,是对个人过失的一种机体惩罚。

83、发出你的心声Sound like you

专业主义的面具让人觉得可笑,做真实的你没有什么不好。

84、需要避开的词汇Four-letter words

生意场上永远不要使用一些词汇,如“得”、“必须”、“不能”、“简单”、“只要”、“只有”等。

85、越快越好是毒药ASAP is poison

当你事事都要求别人“越快越好”时,你就是在表示每件事都是优先级别最高的,那还有什么急事?



总结篇Conclusion

86、灵感稍纵即逝

如果你想去做一件事,就得马上下手。不能把这事搁置起来过两个月再考虑。不要对自己说“以后再说吧”。以后,你压根儿不会再提这件事了。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