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职记》号称是中国白领必读的职场修炼小说。既然是白领阶层必读的职场白皮书,那自然免不了要介绍纷纭杂沓的职场人际关系。所以,当读到自序中的这段话的时候,就觉得荡气回肠:
可能你干了很多活上司却不待见你,没准你有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下属,也许你的平级争风吃醋不怀好意,或者你的客户拽得像二五八万——你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就要设法摆平他们。
是的,摆平他们。有什么不能迈过去的坎呢?与人斗其乐无穷。对我自己来说,尽管我没有杜拉拉的杀人不见血的职场风波,需要削尖了脑袋往上面钻,但是我觉得同样很多适用的普遍真理。
比如对付我们那傻逼的书记。一个啥专业也不懂却可以坐在你头上发号施令的官僚。在还没有摸顺他的毛之前,咬准一条死理:装温顺。尤其是自己在还没有搞清楚那些事情该请示那些事情该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在他教训得头头是道的时候要学习杜拉拉,恨不得一个头变成两个,不停的鸡啄米,还要满脸堆笑的说,您老见教的是。我靠。直接沟通就是自己找抽,太有道理了,反正面对他的时候,只允许他说话,一旦我申辩的时候,他的眼睛就贼溜溜的开始乱转,根本听不进去。嗯,看来我的修炼之路还要继续。
You deserve it.很精辟。到底是,实至名归,还是,活该倒霉,全凭自己理解。啊,我真的太喜欢中国语言的复义性了。面对挑衅的人的甜言蜜语的时候,往往觉得恶心,但是又不能一下子撕下他/她的嘴脸,不知道,彼此之间还有什么好说的。
谁关照你也不如你自己关照你自己牢靠。至理名言,可是往往,说比做容易,能喊口号的不少,能实现的不多……学习,或者工作,都是一种坚持,认准死理,总是能学到前所未有有价值的东西,对于自己今后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凡事太过计较得失,反而束手束脚。同时,有了目标之后,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完成时间,再复杂的事儿,到了这个时间点的时候,一定要下一个结论,才好准备下一步的工作。
做事情不要面面俱到。人的精力有限,与其去改造那些性格中的弱点,不妨去发挥自己性格中的长处,保证不要忽略重点。是的,虽然我在教育业,不像职场那般兵戎相见,但是还是要做好与人斗的准备。比如上课的风格,我比较随性活泼,传统的古典文学教学法已经受到了挑战,我觉得我愿意尝试用我自己的风格去诠释。当然,这样做,一方面不受教研室同行们的待见,一方面还要受到传统教学法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质疑。所以,不管怎么样,自己的风格,我还是在坚持中不断完善。何必去扬短避长呢?
随时的总结和分析,很重要。跌倒之后一定要找到自己摔倒的原因,摔倒一次不丢脸,丢脸的是自己傻不拉几的反复跌倒。又不是学滑冰……
拉拉最后给李都的信很有参考价值。比如选择好单位,产品附加值、专业管理层。比如选择好方向,永远记住不要被边缘化。比如选择好老板,站错了队伍是可耻的,老板一定要是强势的(这点我太有体会了!!!)。比如对上级、下级、平级、客户的关系,我似乎可以理解为对领导、对学生、对同事的态度,去粗取精。比如对自己,条条都是经典之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职责,结果导向合理,清晰的制定业务计划并有效实施,学习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适应能力,真的都是缺一不可。
不愧是一本必读的修炼书,与人斗其乐无穷。里面的那段感情的红线隐隐约约,不过最后收尾的时候,灿如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