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缘化”的国宝_最后的熊猫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最后的熊猫 > 被“边缘化”的国宝
沉静天空 最后的熊猫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08 22:09:10

被“边缘化”的国宝

在读完《最后的熊猫》之后,刚巧看到中新网有关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的新闻动态,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宣传仍然吸引眼球。大熊猫贵为中国国宝,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理所当然是被保护地小心翼翼,唯恐稍有闪失。然而,在阅读了乔治•夏勒的这本记录80年代四川熊猫保护状况的纪实报告《最后的熊猫》,且不论其是否如作者自言如此公正,内心多少为他所叙述的熊猫现状真相感到震动。

作者乔治•夏勒是WF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成员,他与其他顶尖专家一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共同前往四川卧龙,投身于熊猫项目研究之中。环保事业多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恶劣的环境,让十年的奋斗变得格外辛苦。熊猫天性并不喜人亲近,项目开始的几个月,神秘的熊猫甚至无踪可觅,而工作人员对其习性的不熟悉让他们常常人仰马翻,直到很久以后才稍入佳境。通过切身观察与摸索,乔治•夏勒的笔端流露出强烈的危机感,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言:“这个项目的快乐往往都很短暂,悲伤和失望却流逝不去。”

乔治•夏勒的危机感并非空穴来风,在十年的熊猫项目中,他确实目睹与感受了很多挫败与失望。首先是死亡,熊猫面对着饥荒或非正常的生命威胁。研究队员苦苦追踪的熊猫,一只只过早地离去,几年后,“憨憨、宁宁、威威、貔貔都死了,现在又轮到珍珍;只有他们脚步声的记忆,悲哀地回荡在山坡上。”其中,憨憨的死最为触目惊心:它的身体被勒死在盗猎者的网子里,它的尸首,在法庭上只留下毛皮,而审判,最终却显得草率,一个农民被判了刑,然后不了了之。夏勒说,“我很少同情熊猫,同情没有用。”他的字里行间中,同样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偷猎者的贪婪,箭竹的大面积消逝,熊猫的命运四面楚歌,改革却没有空间与抓手。

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里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副图景:熊猫正在过着边缘化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生存。环保意识与思路的匮乏,让国宝无法得到合理的保护。他写的虽是往事,而放置于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警醒,环保并不是想象中的看上去很美,而需要政府干预,民众参与,真正行动起来,理解以熊猫为代表的濒临灭绝动物的真正需求与习性,让他们得以正常生存。

在这段纪实回忆的最后,夏勒并没有流于悲观的情绪,而是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尾:“在一九九四年四月撰写本文时,娇娇仍带着她的宝宝在秦岭山区出没,这是她给大自然的礼物。熊猫宝宝的名字就叫希望。”这是熊猫的希望、环保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而为了这希望,我们值得为之努力。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