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的我们_与动物对话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与动物对话 > 另一半的我们
璃人泪@2011 与动物对话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17 18:08:57

另一半的我们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包围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们,反倒将回归自然视作高端的消遣。不过,真正的大自然不仅有旖旎的风光,也有无尽的凶险,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和野生动物动物狭路相逢,可不比面对家畜般游刃有余。

克雷格·查尔兹在《遇见动物的时刻》中描述的种种惊心动魄让读者为之捏一把汗。查尔兹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野外探险生涯,作为一个博物学家,他也曾埋首故纸,翻找骸骨,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垫底。然而和猛兽的对峙不能全然依赖纸上得来,情况瞬息万变。譬如美洲狮和美洲豹的习性不同,前者只从背面攻击,后者则不惮正面交锋,作者的“战略”自然也相异,和美洲狮近距离怒目相视,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还有遇到体魄强健的熊,常识告诉我们就地装死是个办法,作者和同伴出于求生本能撒腿就跑,那只熊确定了自己的领地,赶走外来者也就做罢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屡次助他化险为夷的是他的直觉。

而要具备这种直觉,有赖于大自然的历练,更有赖于和动物的感性对话。作者尝试用自身眼光去理解动物的行为,体会他们超越生存本能的需求。尽管动物拟人论遭到普遍反对,作者仍和感性的读者一样,愿意相信动物也具有人类情感。聚集在洞中的渡鸦举行着他们的仪式,鸟语者模仿动物的声音和他们打成一片,母鹿对幼崽的缱绻让她们频频回首,郊狼却以此为线索搜寻待哺的猎物。人类并非智慧和魅力的专有者,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动物们都是另一半的我们。

我们失落的部分,他们悉心拾掇。作者羡慕的某些动物的特殊禀赋,正是我们在进化中舍弃了,而在物种的另外一支蓬勃发展的。目光犀利的秃鹰能够相隔千里明察秋毫,具有三维听力的林鸮能够仅凭耳朵准确判断猎物的位置,还有鸟类令人迷醉、象征自由的飞翔能力等等。人类固然也有其他动物所不及的能力,但我们确乎没有想象中尊贵。与万物共享的这片自然,既有我们昨天的痕迹,也有我们的明天的影子。

“我常常觉得家养的狗可怜,它们是混血,一半是野性,一半是驯服”,作者说,然而人类又和家养的狗没有太大区别,“一半心甘情愿向文明鞠躬,另一半想回归自然,填满自己感官的水脉。”动物就是另一半的我们,无拘无束地呈现另一种形式的繁荣发展,我们的怜惜、赞叹、艳羡、庆幸,都是对生命的顶礼膜拜,是对万物基于本能的眷恋和热爱。

——乙未年读克雷格·查尔兹《遇见动物的时刻》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