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说---《古地图密码》读后_古地图密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古地图密码 > 最小说---《古地图密码》读后
[已注销] 古地图密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2-26 20:12:42

最小说---《古地图密码》读后

我一度以为类型小说已经发掘完毕了,言情、穿越、武侠、玄幻、推理、探险、科幻。。。。。。但是,当我看到刘钢的《1418---古地图密码》的时 候,觉得一种新的历史题材亚型已然出现。很多人大概会把这本书看做是民间历史学家向学界的一次挑战,而我个人并不在意所谓“历史大发现”,或者“历史大爆 炸”,我就是把这本书当成是一本小说来读。

看这本书的名字就能猜到大概的意思---中国人在1418年之前就已经环球旅行完毕,早在哥伦布之前发现美洲,早在麦哲伦之前走遍世界。近几年来,类似的说法已经泛滥成灾,所以无论结论是什么,都让人波澜不惊。真正让人有兴趣的是:作者究竟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作者刘钢成功地把他的论证过程娱乐化了:2001年,他出差到上海的时候,偶然得到了一卷古地图。这份古地图描绘了整个地球的地貌和大洋分布,竟然 清晰地标注了南极洲、北冰洋以及格陵兰。此外,地图上还有小字注释,讲解北美和澳洲的风土人情,丝毫不差,这就让人大为震惊了。这张地图叫《天下诸番识贡 图》,根据上面的题款,应该是一位江南士人呈献给清朝乾隆皇帝的礼物。而该人又在图上注明,这张图是临摹之作,原作绘于明朝永乐十六年,即公元1418 年。也就是说,中国人在1418年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南极洲、北冰洋的存在,而且知道北美和澳洲分布着怎样的土著居民,他们的风俗习惯如何。

接下来,就是刘钢展示自己根据这一线索的追踪能力。作为一名地图爱好者,他手头有大量中外古地图。全书的后半程,就是根据各种古地图做判研。结论 是:中国人早在西方就探索了世界,许多中国古地图被送到了欧洲,丰富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所以,哥伦布和麦哲伦并非是“发现”了美洲或者环球航线,而是 根据中国人在古地图上的指示,验证了这些地图的内容而已。那么,究竟是谁绘制了1418年的《天下诸番识贡图》呢?刘钢给出的答案是三宝太监郑和,郑和的 船队当时已经环游世界。

这个结论和目前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完全不同,所以,这本书很悲情地宣称是在挑战主流史学届,要扭转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本小说呢?因为这本书虽然有大量地图彩页,还有各种精细的比较和论证,但是最为核心的几个问题并没有给出证据和回答:

1、历史文献中没有《天下诸番识贡图》的记载。
2、清朝《天下诸番识贡图》摹品的作者没有记载。
3、《天下诸番识贡图》只是一个孤本,没有其它类似的地图可以做印证。
4、作者没有《天下诸番识贡图》,只有摹品一张。

全书的重点都在推论和分析上,可是如果前提本身就不成立,那么推论可以得出任何结果,而且毫无意义。这就是我为什么把它当做是小说来看的原因。

如果把这本书视为一本小说,本身虚构了一份《天下诸番识贡图》,那么可读性就要高了许多。作者如同张无忌发现《九阳真经》一样发现了《天下诸番识贡 图》,然后据此满世界追踪,寻找隐藏着的答案。一路上不断在各种古地图里发现线索,都隐隐指向中国人最先发现世界这一事实。如果能够再增加一点惊险的情 节,例如查阅过古地图档案之后,图书馆长就被杀死,图书馆被放火焚烧。又或者在地图后面牵扯出一个秘密集团,他们以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身份作为演示,一 直试图保护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的秘密。那么,这本书应该会成为一部畅销书。

可惜不是,不过,除去结论和前提的部分,这本书介绍了许多古代地图,而且,作者用丰富的地图知识讲解了世界地图的制作方法,年代判定,我觉得这一部 分非常精彩。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买下这本书,撕掉第一章和最后几章,作为一本古地图的科普资料收藏,还是很有价值的。也并不排除有人看了这本书之后,可以 写出一部类似《达芬奇密码》那样的全球畅销书,那就更令人觉得愉快了。

最后,从私心而论,我倒不是很希望真的是中国人发现了世界。祖宗那么牛逼,就更显得我们太孙子。孙子感太强,会觉得现实太过空虚,而且毫无意义。

来源于:http://www.hecaitou.com/blogs/hecaitou/archives/134267.aspx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2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最小说---《古地图密码》读后”的回应

哈哟哈哟 2010-09-06 10:33:29

其实本书与《天下诸番识贡图》没有关系,这图只是个导引。
重点是他后面的分析,那些被收藏在各个国家博物馆的古地图之间的联系和线索。
所以书名叫《古地图密码》而非1418。
你若用1418在豆瓣上搜索,能找到这部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