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一个韩寒?_网民的狂欢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网民的狂欢 > 为什么只有一个韩寒?
jiaon 网民的狂欢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4-20 15:04:14

为什么只有一个韩寒?

焦建/文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自嘲没上过学,只是混了个文凭,这话是实话。当年上学的时候,上课只是跟同学们联络感情的手段,没人管也不服从管教的结果是,更多的时候,我是泡在图书馆里长大的。囫囵吞枣的结果是,说法听了一堆,段子能讲一把,但学问不见长进。但说归说,好处起码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迷信所谓学者,也不盲从大众。前者不因为身份就句句是真理,后者也不因为数量的规模性优势就一定会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所谓独立的精神,我想我还算是有一点的了。
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种意识会让人或多或少的会导致人去相信精英的存在。即便自己不是,也希望这能够成为自己的一个前进的方向。而所谓的精英,其实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他们不一定是富豪,不一定声名卓著,但肯定能够在自己所处的领域里面,找到这个领域里面有价值的理念,并且不依不饶的坚持它。他们能够从善如流,也能够固执己见,目的只为一个,如何看得清方向,让更多一时无法看清的人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种坚持有的时候会显得傲慢,因为他们不肯依从大众的口味来调节自己的立场。这种信心来自于他们的知识结构、洞察力、更重要的是,坚持获得真知灼见的精神。
问题是,这种人数量不可能太多——这里肯定会有人批驳我受了太深的安.兰德的影响了。所谓群众的智慧,群众的集体性意见,群众自身以自由的选择就能够误打误撞发现真理的可能性的确有,不能否认,只是不可能永远时刻都表现出来。否则的话,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很简单了,碰到选择的时候,全都投票决定就ok了。我们已经谈过了太多的民主的暴政的问题,所以美国才不依不饶的坚决实行民主共和制,这里就是认同政治精英们的存在及其价值,希望他们能够变成整个社会的理智的安全阀。
而在互联网时代,因为技术的进步导致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每个人都有自由,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小喇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言者,却都没有了听众。在这个时代里面,受到互联网冲击最为严重的老式的行业的从业者,于是都变成了我眼中的精英。他们是报纸的记者编辑,他们是音乐商店里面的经验丰富的售货员,他们是唱片业里的策划人录音室,他们是电影圈里的导演技术。跟他们对应的,是借助技术借助网络同样获得舞台的网络记者,用手机录歌放到youtube上就能红的乐队……当每个人都看重于自己也有可能成为名人自己也能够大声的发出声音的可能性之后,原有的传统性的存在,即便还有,但也会因为盈利的减少而变得逐渐消亡起来……
没必要继续纠结于每个人都能发言所传遍的事实和真理的可能性的增加,每个人都能够不因现实的原因获得自己舞台被关注这些好处的意义是否存在的问题了。这种好处的确存在,无可否认。但问题是,我们是不是针对大众文化,只看了这其中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缺点。针对旧时的有把关人的文化之看了它的坏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的优点呢?我们需要问的问题是,是不是所有拿着小DV花3天时间拍出来的所谓电影都值得看?是不是每个人在网络上匿名宣布的消息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比报纸花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钱正规编排出来的新闻都更值得信赖?在《网民的狂欢》中,有一句话可谓一针见血:“在美国,博客主人不会因为他们的业余工作进监狱。这就是专业记者和业余记者的差别。”假如所有的消息来源都是匿名的话,我们怎么知道,那些受关注的声音,不是来自某些企业某些公关公司的授意之举呢?
安德鲁.基恩这本快四年前出版的书,又是一本讨论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的书籍,他完全从负面的角度谈论它,新意其实并不多见。但这本书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针对《论出版自由》中所提出的问题的进一步的思考:真理或许终将战胜谬误,但却往往需要时间。在此之前,我们所热爱的那些东西,可能已经把我们给毁掉了。
Wiki百科已经让大英百科全书的日子变得越来越不好过。以往的太多论者认为,wiki中难免也会出现谬误,但是大量的人参与进来,“群众的智慧”会最终把所有的谬误都修改过来。请注意,这里的观点的成立所需要的前提是:需要时间。但问题是,我们查询百科全书,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立刻现成可用的答案。我之前举过的一个例子是:某人去火车站接人,路上买了份报纸,看到头条是“xx是某事故的肇事者”。他看完报纸,接了人,回家了。三天之后,又有新闻传出,“xx才是真正的肇事者”。真新闻的确战胜了假新闻。但问题是,这个人不再看报了,他的脑袋里面,有关于这个事件的观念,就是最初的那个错误的版本。在这里,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太多的人会为了追求一个真理而时时刻刻的跟踪关注wiki上某一词条的最新进展。当他们需要立刻对某一事件获得认识时,他是应该相信wiki,还是大英百科全书?在这里,后者的编辑们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他们对于自身荣誉的重视,使得他们编纂出来的词条,可能会带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却充盈了一种秩序感。因为它们稳定、相对不变、相对可以信赖。
在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中披荆斩棘找到真实的信息,其实还只是互联网使用的负面效果的一个体现。更多的时候,太多的人根本就不对秩序感有所渴望,他们只追求即时的满足和话语感官的刺激,他们根本不必独立思考。
所以,当太多的人热爱韩寒的独立的时候,却没有人问一句:为什么只有一个韩寒?

展开全文
有用 80 无用 15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为什么只有一个韩寒?”的回应

小宝老爷 2012-10-27 16:03:26

浮夸的是楼上两位。

王小北 2012-08-30 16:27:39

确实写得很浮夸~~~~

我为画狂1024 2012-06-19 10:48:32

先不谈你写得是否精彩,但你的题目就对不住你的内文。你为了让文章受关注,为了那点可怜的点击量,不惜题不对文。这就好比十个人中有九个人向你竖起了大拇指,而只有一个向你竖起了小拇指,而你写下来就取题为《今天人们向我竖起了小拇指》,这很不厚道。别拿豆点大的局部放大成全部。

[已注销] 2011-01-12 21:06:40

關於維基百科的那一段不能理解。
維基百科的編輯者沒有花費時間精力、不重視榮譽感?
爭議較大的詞條哪有那麼多?況且爭議真的比較大時顯然不能只依賴一個信息源。

zhanghmcar 2010-12-21 08:22:27

互联网的时代更需要人们群众独立的思考

uio 2010-11-14 17:48:40

韩寒有很多个 但能受到这么多人关注的只有一个
真的 有很多更厉害的韩寒 只可惜他们太厉害了 被和谐了

[已注销] 2010-06-26 00:58:35

http://www.wangxiaofeng.net/?p=5457

ViolaAnn 2010-06-13 15:56:58

能独立思考的中国人本来就少啊,从来都是,跟互联网没有关系的,呵呵......

互联网本来就不是为培养精英存在的,科技发展本身就是消解精英的,教育也是一样,不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精英,而是为了平等.....

时代发展的脚步如此,没有必要遗憾,当然所谓遗憾,也是一种细分了需求市场之后的一小块饼而已......

爱在沙塔拉 2010-05-12 13:26:17

推荐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第八版。

dddban 2010-05-05 16:17:34

互联网什么都有,不管对错好坏,神奇的地域……- -

puppy 2010-05-05 15:15:16

同意看法。

谷溪 2010-05-03 01:09:24

赞文章!

yanfeng1022 2010-05-02 17:35:09

有时间也看看这本书

悟| 牛皮糖 2010-05-01 11:21:43

独立思考实践起来相当不易!

北京读书人 2010-04-30 18:03:52

不迷信所谓学者,也不盲从大众。前者不因为身份就句句是真理,后者也不因为数量的规模性优势就一定会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

这句说得很妙呀。

pengpeng 2010-04-30 13:52:52

很透彻啊,我们缺少思考

小羊皮 2010-04-28 11:33:17

写得很好,值得我们反思。

倾城茶 2010-04-28 09:53:33

有见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无论在网络上阅读了多少文字,仍然感到不踏实的原因

怀山鹿鸣 2010-04-27 00:30:43

我也一直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就没有第二个韩寒出来?

DL 2010-04-25 20:23:22

写得很好,帮我厘清一些困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