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的路在何方?_梦断代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编程 > 梦断代码 > 开源的路在何方?
kimi 梦断代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12-26 23:12:55

开源的路在何方?

  在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了这本书,花了我两个小时的时间,午后的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玻璃照进来,很温暖,可是我的心却一点点的凉了下来。
  再过半年我,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就要投身到软件开发这个行业中去了,可没有任何经验,仅凭着那些薄弱的理论知识。边看书边记下自己的想法,害怕那瞬间想法的丢失。
  我看到了我推崇的开源技术的脆弱,我看到了软件工程的重要和繁杂,我看到了一个梦想的破碎。
  一个开源的项目,一个在大教堂模式的开源项目,怎么样取得成功,怎样才能避免失败。
  一开始他们只有一个想法,想建立一个各个平台都可以使用的时间管理软件,他们没有规格,他们确定技术和方向,他们没有确定人员,他们和规格设计,他们测试,他们没有里程碑,他们没有确定开发模型,他们只有各种各样的美好的愿景,纵使他们是天才,也一样要面临失败。
  现在回头看看他们的想法,他们选择了python和wxpython这本来就是不错的选择,可是他们没有中居然没有一个人熟悉python这门语言!什么语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项目组里面是否有人特别熟悉这么技术,如果有,有多少人。
  如果一开始就选对人,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如果一开始就根据愿景确立里程碑,确定开发模型,比如说原型演化模型,如果建立了规格说明,建立编码规范,有自己的一套测试体系,而不是一昧地想搞出个超过outlook和exchange的软件,这个项目还会不会失败。
  如果成功,他们怎么盈利?当然,十分可惜我们看不到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报道说有的企业说再穷也不上开源的ERP,感到很不解,现在终于明白了。支持,那么优秀的软件,缺乏支持,用户多了,怎么办,要知道软件最后就是为了服务其他行业,就是为了让那些普通的,不懂计算机的人也会知道使用。
  开源世界那么多优秀的语言,产品,框架,如果没有产商的支持,仅仅靠着几个开发者的热情,他们的使用空间,产品的寿命,在哪里呢?有多少商家采用wxwidget的。开源技术的强大生产力和商家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加巨大的威力,比如php之于yahoo,python之于gogole,java之于ibm
  易用性,这会是开源产品软肋吗?我们的开源软件的需求在哪里?好的,即使那是我们美丽的idea,我们希望有一天有很多一起来使用的时候,是否有考虑到用它的是一个不懂计算机的用户吗?
  UI,开发开源产品的都是程序员,他们的美观和大众的审美,相差太大了,王垠居然认为fwm2很美观,虽然我欣赏他的偏执,但是那界面真的很丑陋,优秀的开源项目是否可以吸引到同样优秀的UI设计师。
  文档,是否有足够的文档,Mysql可以成功而postgresql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不是技术上的问题吧。一个开源的项目的文档谁来维护,程序员的精力有限,谁来维护文档,用户?别开玩笑了。那些bug收集和解决,真的只由程序员来维护吗?
  最后,盈利模式在哪里?时间就是金钱,程序员就不是吗?他们公布他们的源码,他们不应该获得收入吗?如果不通过软件收钱,他们如何从用户获得报酬,他们都是活雷锋,可是我们不能让活雷锋饿死吧。如果是捐赠,是否有相应的工具,当然支部宝的小额报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用户的习惯如何培养呢?特别是在中国一个已经习惯了使用盗版软件的国度。使用开源软件,从开源社区获得回报的中国的it企业,能不能也想ibm,sun,google一样回报开源社区呢?他们的付出习惯又如何进行培养?
 我一直使用的一种开源笔记软件notebook的作者已经宣布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停止开发了,有多少人,多少优秀项目由于相似的问题而停止了呢?
 就像Raymond在《unix编程艺术》结尾说的那样,我们依然相信开源的力量,依然相信它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改进软件的生产力,但是希望的光芒在哪里?
  从接触linux离开,我了解和逐渐试着去理解开源界,有很多人把他们的代码贴出来,很多人热心的解答问题。也看到海威中文化linux的不断努力,看到的更多的一些专家的姿态,他们吹捧,却不干事实,他今天ubuntu,可是明天却会去支持java。
  中国那么庞大的学生,他们本应该是开源运动的生力军,可是有多少人了解开源文化呢?而我们的计算机老师又有多少了解的?还有多少人用linux大学教室和实验室,大学里给计算机系的学生用的实验室里装的linux居然是装在虚拟机里的redhat 9.0,这项在国外开始于校园的运动却不能在中国的校园很好的开展起来。中国的计算机学生,要读那么多的课程,被诱导去参加很贵据说很有前途的语言培训和各式各样的培训。最后一样要努力地去争取自己的职位。还要让IT业界说理论与实际脱节,让他们不爽,他们鄙夷没有实际经验。我们的动手能力在哪里丧失在哪里了?
  我们一直开脱说中国人的英语不好,不能给开源界作贡献,可是开发出nginx的那个俄国人的英语又会比我们好多少呢?难到他会过六级~!但是中国过六级的学生多了去了。我们的市面上有多少优秀的关于书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写的,今天看到的那本开源书籍,只写了两个字,圈钱!
  但是我们依然充满希望,我们中国的开源界,给世界开源界提供了stardict,skyeye,minigui,lvs这样优秀的开源软件,我相信我们还可以提供的更多。


 还是回到书里面吧,书里面那个优秀的软件已经出了1.0版了,离卡普尔预计的整整超过了四年!很可惜,当初开发的那些人都不在一起了,我把软件下载了下还是很大,30多M,安装的时候还出现依赖问题。
  GTD(时间管理)在现在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软件,有很多基于java的,很优秀,很好用,java的界面也再是当初那般丑陋。mozilla出了一款相似功能的日程管理软件叫做sunbird,有独立的软件,还可以作为thunderbir的插件和thunderbird结合起来使用。网络的迅速发展和ajax的使用催化了google canlendard的出现,可以在线日程管理,也许通过gears,人们可以离线修改日程然后在上传,这不正是分布式的功能吗?浏览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显越来越重要了,firefox独特的插件开发模式和mozilla基金会的成功运作导致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firefox的插件。手机在人们越来月重要了,也许下一个想法就是采用C++或者QT或者python弄出一个在手机上的日程软件抢占先机,下一个战场-->手机
 不知道卡普尔回想起来会有什么感想,但是他作为一个探索者,他不是失败者,他是第二个成功者,他深陷的沼泽,被后来的开源世界一个个记住并且避开了,后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探索,所以他是永远的第二个成功者。
 谢谢作者,他写了这么好的一个故事,谢谢韩磊他为我们提供了如此流畅的译文,可以让我在两个小时内读完它,虽然英文的译名读起来那么敖口。感谢福大图书馆,可以让我免费阅读到如此优秀的书籍和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
 明天开始收起浮躁。
最后,书可以不可以便宜点啊,好贵。

    


  
  

展开全文
有用 25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开源的路在何方?”的回应

Kasn 2014-04-26 01:15:24

呃,我是一个礼拜才看完的

喝茶的小鬼 2011-07-09 20:00:11

我表示,这个软件很奇怪……虽然也有人去汉化了,可是奇怪的是为什么不能将汉化好的软件打包好供人下载,反而还要自己去下那个什么语言包啊之类的……本来已经够曲高和寡了,还要在人为的加以限制。并不是每一个爱好折腾的人都喜欢自己全部搞定的啊。我承认自己懒,可是如果想要进行推广,不是应该把入门的门槛降低么……就是为了吐个槽……就好像谷歌系的,不会英文的话还有chrome的自动翻译,省事好多……

MLGB 2011-04-08 15:22:14

2小时真能看完?

2010-09-10 23:30:00

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我花了两天才开完...我也认为chandler的失败和开源没多大关系,它甚至还没开始小集市开发的模式...书中也说了小集市开发模式的前提条件...

寸志 2010-01-07 15:14:59

标题太太大了吧 两个小时就看完这本书 是不是时间短了些 我倒是觉得chandler的不成功不是开源的问题,和开源也没什么关系,主要在于产品初期定位以及管理模式还有现实和梦想的差距 比如说实现P2P太难后来选择CalDAV服务器端 运用高级的对象数据库 不断启用新人 想做出有超越性的软件 这些是主要原因吧。

救世猪 2009-11-05 01:17:11

没看完,不过很赞,呵呵……

Jeff Wang 2009-10-22 15:09:26

小兄弟,有空看看《Professional DotNetNuke 5: Open Source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ASP.NET》它的第一章有对DotNetNuke这个开源项目历程和这个开源创始人心路历程的详细描述。

火枪 2009-10-21 08:53:47

企业需要的是服务,而不是软件

软件再好,如果没有技术支持,那它也不敢用

kimi 2009-05-03 19:36:29

@ niannian 好好去ACM做题吧,得到的会比失去的多

niannian 2009-01-17 23:21:54

同是福大的呵...现在大一很懵懂 看来找个时间要接触这一些东西了 ^^

骑着天鹅看海 2009-01-13 13:00:26

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是个问题,培养不出开源的有生力量...

伽鲁达 2008-12-29 00:09:35

呵呵,看了题目跑进来,结果还是被提问题啊,呵呵。。。
好吧,说说我的理解 。

1,开源的盈利在于服务,绝对不是代码,开源出于需要信任和对于技术提高的期盼,但不是处于利益的目的;

2,依靠开源销售硬件,做增值服务,比如服务器,手机,

kimi 2008-12-28 17:20:23

@九片棱角 我错了。。是sunbird 呵呵。。。改过来。。

九片棱角 2008-12-28 11:14:03

mozilla出了一款相似功能的日程管理软件叫做songbird
=================================================
是 sunbird

kimi 2008-12-27 13:01:38

@kiwi

1、free是自由,不是免费我知道,这是大家强调的东西,我和朋友也一直在强调,不过如果不免费,那么优势在哪里?
2、如果有用过精美的开源产品,豆邮我哦,37signal是国外的产品,没有用过。
3、其实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后面有python的大牛到他们的项目组了,原来他们的项目组里面都是java的
4、我想这点上我错了

Kiwi 2008-12-27 08:30:06

写的很长,有自己的想法,很赞~但我不很认同你的部分观点:
1)开源不等于免费,提供开源软件并不意味着无私奉献,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能获得乐趣、结交朋友、积聚名望,甚至提供付费服务或获得资助。国内开源事业发展缓慢,一方面有文化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职业的程序员本身工作繁忙,时间有限,为了生计,很难将大把时间投入“副业”上。
2)程序员的审美管脱离大众?这很片面。实际上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应该有懂设计的开发者,又有懂开发的设计师。之所以很多软件让人看着不美观,主要还是在开发初期,美工往往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起调起来确实很麻烦,不妨等产品初具规模后再重新设计。当然以“界面先行”的开发团队也许恰恰相反,比如37Signal的产品。
3)Chandler项目的失败恰恰是团队技术决策的偏差所致,至于说没选对人或对技术不熟都不是问题,团队中很多都是功成名就的技术大牛,技术上都是一通百通,又不是一两周的项目,技术熟不熟都不是理由。而且可以看下Chandler的源码,还是写的非常出色的。
4)Chandler不是GTD(时间管理)软件,它的目标实际上是做一个通用的事件(条目,item)处理平台,并在这个基础上方便扩展,当然对时间的管理只是为了串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