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1868”,我的“BY”_莫过如此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莫过如此 > 你的“1868”,我的“BY”
斑斓的花 莫过如此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4-21 11:04:32

你的“1868”,我的“BY”

对MOK的新书《莫过如此》产生好感,首先源于“1868”,因为它和我的“BY”是一回事儿。

MOK说,“1868”就像一个代号,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爱恋对象。最初的时候,她是写给未来的他,希望有一个人理解她,和她说话。之后,这个人出现了,然后又离开了。可“1868”一直都会存在,那是她的情人。2014年2月8日,无所事事的夜晚,我以“BY”命名,写下了给他的第一封信,开篇第一句写道:等你好久了,一直没有出现,所以我决定将你意念,幻化成我最最亲密的朋友。一写便是两年多的时间,就那么一封封的写下来,所有的情绪、感受给告诉他。自开始为他记录生活的点滴,我便融入了这个真实的生活,我渴望去触碰,去发现,去感受,无论是喜是忧是好是坏。所以,在MOK还没有解释“1868”代表的是什么时,在那些碎碎念的句子里,我已经猜到,且喜欢上了这个姑娘。

随着阅读的递进,我越发喜欢上这个姑娘,她的很多观点与我的简直不谋而合,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闺蜜间的谈话,变得十分美好。她说自己在环球的旅行中是很少看攻略的,偶尔会参考一些,但不会去写。认为攻略犹如经验,而经验就像人的衣服——别人的衣服未必适合自己。她只愿写下遇见和共鸣。在她的文字里,我们能感受到遇见的欢悦与兴奋,及偶尔的小忧愁。这和“游记”显然是明显不同的。

在《法国行:谁人爱巴黎》里,有一段是MOK对巴黎“浪漫”的特别看法。不妨分享出来给大家:

在巴黎街头,西堤岛的桥上,或者巴士底广场,经常看到走着走着就突然来feel互相拥抱接吻的恋人。巴黎是个浪漫的城市,结婚率非常低,他们不愿意背负婚姻的责任,却异常享受男女之间你追我逐的浪漫恋爱的感觉。说得难听点儿其实就是骚,更难听点儿就是滥交,怕束缚,还美其名曰“博爱”,一个人两个人这样就叫骚,整个民族都这样则可被称作浪漫。这个东西我还没搞清楚真相到底是什么,因为无法更进一步去接触他们真实的生活的情况,但是这种存在的确在被冠以自由的名义之后,便是真正的自由了。

在此不过多讨论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看法与理解。只觉MOK十分的可爱、大胆、敢表达。MOK虽然心态很OPEN,常年在外环球旅行,但猜想,在行为上、观念上仍是很传统的中国女孩子,或者说是对爱情很看重,很严肃的对待。这一点,虽然不存在好坏争议,属相对个人的事儿,但真的让我不能再苟同了。我便更加喜欢MOK这个姑娘了,简直三观一致啊。

接下来说说性格,老实说,我并不清楚MOK的性格是怎样的,因为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压根没有怎么关注过“摄影师“这个领域,更无从知道MOK。但通过MOK说的一句话看出了些她的性格,她说:“我时常说一句话就会惹得周围和身边的人哈哈大笑,但是我时常在深夜里一个人哭泣。我希望带给别人快乐,我也喜欢快乐着的感觉,但极致处,总是要留下眼泪才得以安抚自己孤独的心灵。”虽然我是典型的乐天派,但夜晚码字时偶尔也会突然恸哭起来,抚摸自己的孤独。这么多的相似,让我对她真的不能再喜欢了。

总之,看完书后,就是找到同类的那种兴奋感。睡前,我把孙燕姿的《同类》翻出来单曲循环,然后带着满满的满足感入睡。

世界 有时候孤单的很
需要另一个同类
爱 收了又给
我们都不太完美
梦 做了又碎
我们有几次机会 去追


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