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读完的2013年的第一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人文旅行读物,对于我这样喜欢自助旅行的人来说,这样的书真的是受益匪浅。这一场历史文化之旅,就如同开启的一坛陈年老酒,历久而弥香,越读越有味。作者聂作平的文学功底和历史知识甚是了得,诗句出口成章,史书开口即来,不愧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撰稿人。
大概因为见多了近期出版的旅行书太多的“华而不实”,刚开始拿到这书,觉得“朴素”了点,而且图片也太少还不够精美,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想说其实不止是“人不可貌相”,书也一样“不可貌相”,这本书里的文字所讲述的东西,绝不是不是照片和图像可以表达的。有些时候,文字的魅力,要远胜于任何影像。有些东西,唯有文字可以表达。
聂作平的文字客观,内敛,优雅。他的笔下是对华夏大地的深沉的爱,对于任何一片土地都没有偏见,只是客观地阐述,每个地方的今天和过去。即使写起自己的故乡赵化,也是恰到好处的情绪,并不多一分。我喜欢这样的文字,没有煽情,也不多留恋,走过看过,留在心里的是一段历史和一些故事。就如他所言:“对一个行者来说,重要的不是参加什么节日,而是自己的双脚曾经亲自行走过,自己的双眼曾经亲自看见过。”这是多么坦然淡定的行者心态。
文中写到的地方,大都不是热门的旅游景点,读完却会发现,这些默默藏匿在这片大地上的这些鲜为人知的地方,其实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精彩的故事。如果不知道这些过去,就很难去发现她现在的美。所以远方也好,我们身边也好,都不是缺少美,而是越少一双去发现美的眼睛。
不管你爱不爱旅行,只要你对这片大地还有热情,都应该读读这样的书,因为“大凡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即便岁月洗尽了曾经的辉煌,但总会有些繁华时节的蛛丝马迹不动声色地留下来,等待着后来人不经意的邂逅和凭吊。”只有邂逅了那些过去,才能与现在相遇。
记得某天半夜跟朋友聊起,回忆起自己这些年的历程,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可是唯独在路上的那些日子,不管多少年过去,那些细节依然鲜活得存在于脑海里。我觉得旅行和行走,让自己这些年的记忆丰满了许多,也让自己的人生丰富了不少。所以我很喜欢书封面上的那一句话:“行走,是对大地最深的爱,如果生命可以延长,只是因为行走在路上。”
无论如何,都要继续上路,用自己双脚的行走,走出自己的“钟情路”,延长自己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