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家,大文学_爱尔兰日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爱尔兰日记 > 小国家,大文学
把噗 爱尔兰日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2-20 08:02:14

小国家,大文学

阅读,虽然是一件极富个体性的行为,但其蔓延开的却是整一个使用这一语言的群体的心灵运转。当我们阅读一位外国作家,我们不仅是在与作者本人打交道,同样也在与整个民族的心灵作交流。因而,阅读是想象进而体验各种生活情境、把摸不同民族的心灵向度的可能性行为。

作为政治、经济上的小国,在文化上就不一样必然如此。马克思过于一意孤行。比方在文学上,三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地受到我们的赞赏,它们是爱尔兰、奥地利、拉美诸国。这些国家均依附于一个强势大国,这是仅就使用的语言来说的。爱尔兰之于英国,奥地利之于德国,拉美之于西班牙,均是弱势文学具有原创生命力的极佳例子。

谈起爱尔兰,对于一位热爱阅读的人可以想到什么呢?无非是那些星光熠熠的作家:斯威夫特、叶芝、王尔德、乔伊斯、贝克特、班维尔、托宾…在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之时,我们会想象文学国度背后的现实世界。想象那儿的人民怎样地生活?与我们有何不同。

也许,这是海因里希·伯尔三次进行爱尔兰之旅的部分原因。当他踏上这片文学圣土,他一定感觉到了为何这片土地可以孕育出那么多的文学天才,向世界输出那么多的精神食粮。因而写在这本游记中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这些解释。因为,书后的附录详细谈及了伯尔写作本身的创作缘来,再次便不再赘述,而是谈谈写作方法。

虽然一本游记必然包含这位旅游者兼作家的观览与感悟,但《爱尔兰之旅》却不是悉数由这些散文组成。虽然某些篇章仍然可以称为游记,但却是以小说的形式写成。比如那篇《世界上最美的脚》便完全可以以短篇小说待之,它以第三人称写成,原本作为游记主角的我消隐为文字背后的叙述者。作为小说家的伯尔不断地介入其中,故意暴露出小说“虚构”的创作套路,以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这些穿插进的极富小说创作的笔法,使得整本书与众不同。它不再是一本观察的堆砌见闻与思索的游记,而是精彩纷呈地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徘徊于现实与虚构间的爱尔兰风情,它远离现实的维度,是为了更加靠近与它,更加靠近那个借由文学创作而形成于万千读者脑海中的那个被称为“爱尔兰”的国度。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