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间美食的野生叙事_云之味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云之味 > 云南民间美食的野生叙事
内陆飞鱼 云之味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2-21 09:02:33

云南民间美食的野生叙事

沈宏非、殳俏、欧阳应霁、舒国治、陈月卿……一拨老老少少中港台的美食专栏作家,伸长了可爱松软的舌头,占据着全国报刊的版面,在高级餐馆、酒店、贵族厅堂、一体式厨房里晃荡着他们的红酒、牛排、咖喱,小资小调精英胃口,却远离普罗大众乡土烟火。没见过谁谁谁跑到深山峡谷、荒野村落去寻找美食,爬雪山过湿地不辞蚊虫、跳蚤追杀,也要“淘”到美味,让大号小号所有的味觉器官High到荼蘼。在云南70、80后写字人里享有山地老英雄美誉的敢于胡乱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写美食的非主流野生人士。
  
会吃是一件能事,然而辣子、苞谷酒、花椒顺着牙齿、舌尖、食道,再到胃里消化,其中草书一样的写意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没有几个人能生动活泼地描述出来;美食藏在哪个山头哪家厨房,更是像江湖藏宝图一样神秘,有心人才能找到。擅长书法的胡乱先生,不仅仅有很黑色的诡谲古风,还具有小娃娃一样的好奇心、超级驴友的闲心,走着吃着玩着,得闲就把这些美食的妙处一一勾画出来了。这些野生于民间的美食,遇见野性勃勃童心犹存的胡乱先生,用云南话说,简直就是歪锅遇见歪灶——碰合掉了!
  
可以想象,那些隐藏在高山上、大河边,小街小巷的陈年火腿,新采的杨梅、菌子、蜂蛹,刚刚刨出来的洋芋、红薯,虽然在云南高原上自然生长了几百年,但是一个城市里的宅男、宅女,要想吃上这些原生态的“东西三”,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山地老英雄胡乱先生是个宅不住的人,通常是一双登山鞋,一个摄影包,连换洗衣服都懒得带,就出门了。20世纪90年代初,胡乱先生还是一个学生,就跑遍了云南各地,犄角旮旯饭菜飘香尽在掌握。

大嘴吃着,大脚走着,大镜头拍着,回来还不忘在键盘上噼噼啪啪敲出文字饕餮城里“宅”着的朋友们。
  
云南美食的之丰富多彩,得益于云南多民族杂居的独特地理优势,和风细雨的立体型气象、植被特征,从坝子到山上,从热带丛林边,到雪山脚下,各民族对吃的精细追求,古灵精怪,却充满想象力和生命力,一根茅草能处理好一锅汤,一坨腊肉能调和好群众基础、干群关系。西双版纳傣味里轻柔中的辛辣,大理粑粑细腻中的豪放,石屏豆腐蘸水的秘密,老昆明的“江湖一盏灯”的奇闻,凡此种种,都被胡乱先生以FBI探员一般的侦探精神,找到了,吃着了,并写出来了。
  
在云南行走,即便不会吃,你好歹也要会喝,只是一杯同样的酒,在不同海拔、不同气候、不同民族出没的地方,你会遇见不同的喝法,品咂出不同的滋味,只是不能贪杯,摇头晃脑微醺之际,低头一看,大碗、小碗、土碗、瓷碗、洋碗里好吃的东西,可能统统被风卷残云了,这些下酒之物,实际上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错过一坨夕阳下黄灿灿的卤腐,被人“横筷夺爱”抢走了一坨煮得烂熟的墩子肉,你都可能错过了云南民间美食的重要细节。
  
有人也许会说,能吃不是本事,会做才叫能人,这句话在胡乱先生面前,估计也能站住脚。毛主席说,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个字,胡乱先生就是一个认真的人,不但会吃,还会做,在化肥菜、饲料猪、施加过膨胀剂的瓜果充斥横行的城市农贸市场,他经常骑着电毛驴兜兜转转去淘宝,东市砍排骨,南市买农家萝卜,西市挖韭菜,北市找土锅,最后烹饪好东西给朋友们吃。有幸享用过胡乱先生亲自烹制的美味,就着辣酒好烟真是痛快淋漓。
  
南来北往多少慷慨悲歌之士,赖在云南不走了,好吃好在就是重要指标,还好,土著胡乱先生没把写云南美食的事情让他们抢先干了。如果你是书法爱好者,哪一天,你抱着上好宣纸去胡乱府上求墨宝,在各种美食佐料多过墨汁砚台的地方,难说他会顺手拿蘸水做墨汁,给你写开了,这就是野生美食家,吃美食,写美食的苗生生、神跨跨的野生态度。不服不行。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