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登山语”皆“人生语”——读《我行》
文/龙丽纤
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或平淡如水,或波澜不惊、或一鸣惊人。不过,生活在一个“亚历山大”的社会,我们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按部就班地人生轨迹与人生历程。出生——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然后渐渐老去。这样的人生,走了大众路线,看起来也还算幸福,却似乎少了点什么,毕竟,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这么一遭,这么平静地来了又走了,不留下一片云彩,似乎是有些缺憾的。
或许,王雷的这本书《我行》,和她的人生履历,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她是一名乖乖女、优等生,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的职场精英。但突然有一天,她爱上了登上,并且为之付出所有的辛勤与汗水,从那之后,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一个身体素质并不突出的人,开始了登山之路——乞力马扎罗、阿空加瓜、麦金利、珠穆朗玛……第1位完成全球“7+2”(七大洲最高的山和南北两极)巅峰计划的华人女性。
在6年的登山生涯里,作者记录了每一步的成长与蜕变,记录了真实的心声、记下了心灵的梦想,分享了勇气与坚持的力量。登山从来都不是一个体力活,不是你体力无限就可登上山顶的,而是一项技术活。需要体力,更需要技术;需要耐力,更需要心理把握能力。体验者王雷,也是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很多次心急、很多次惨败后才完成这样的壮举的。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话语,在任何语境下都是成立的,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在王雷的记录中,我们知道,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即认识自我,只有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自己能不能登上顶峰,并且在关键的时刻学会放弃,才能保存鲜活的生命,不然,盲目地登山,很可能丧失性命。不过另一方面,在登上的过程中,也需要坚持,也需要心理暗示,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坚持,选择登顶,也是一项充满智慧的选择。如何在坚持与放弃之中选择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每一个登山者都应该具备的技能。
事实上,不唯独登山如此,人生亦然。换言之,王雷的“登山语”皆“人生语”。登山中的各种选择,套到人生中也同样适用。如爱好音乐的人,如果他(她)五音不全,大体可以放弃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选择合适的里程很重要,适时地做出选择也很重要。毕竟,在追求梦想的同时,生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失去了生命,那再好的、再伟大的梦想,都只是过眼云烟罢了。
正如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所言——在这个转型的时代,王雷没有选择跟随,而是努力引领,她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生活模式,找到了个体的内心归属,户外登山。在登山中她感到了生命的鲜活力量,感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这是在说“有形的山”,也是在说“无形的山”,因为人生就是不断“登山”的过程,无论是在追梦的旅途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