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有一个小组,叫做“除了爱情,我还有好多事做”,可是只有细细过一遍帖子,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爱情。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是三姑六婆,还是家人朋友,闲聊的时候已经离不开找对象结婚生子买房安家的话题,尤其是那群三姑六婆,单身的问为何不找对象,找了对象问什么时候结婚,结婚了问什么时候生孩子,生了孩子开始在那比攀谁家的孩子比较乖,谁家的孩子比较可爱。我们读书的时候严禁我们谈恋爱,一毕业了都指望着天下掉下一个有房有车的男人顺理成章结婚成家,真是天大的美梦。
我和妈妈说,妈这不是买菜,我挑人人还得挑我呢,我妈立刻反驳,哪能你挑人,有人收你就不错了。我说,你们赶鸭子上架地给我们安排婚姻,你们管幸福吗,要闪离了怎么办。她说那大家都迟早得结婚的。我说那结婚后就沦落到只能在家带孩子,连工作估计都得放弃了。我妈说这全天下的女人都一样啊。
再多的道理,对着这群已经和我们这代人有明显代沟的长辈解释辩驳都无济于事。他们固执地以为,只要我们在适婚年龄找一个他们相中的看起来靠谱,有一套房子,有一份稳定工作,人品过得去的男人,两个人赶紧把事定下来,他们就松了一口气,跟写作业做任务无异吧。
可是我妈妈还是对我投降了,她始终管不动我,所以她在一心一意地专注着安排比我小两岁的妹妹的终身大事。只要我在家待久一点,我听到这样的安排,我就觉得后怕。
单身越久,我越冷静地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从起初惶惶恨不得赶紧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最后就这样闪婚到慢慢学着独立,却依旧难以忍受一个人的孤独寂寞,期盼着能遇到一个人,这样陪伴着走下去,到现在,却是完完全全地镇定下来。
这也许是我生命里很短暂的一段可以自私一点,可以自我一点的时光,我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己,提升自己,为何要把美好的生活前程建立在过了时的社会教条上。既然缘分未到,为何要提着心眼在那七上八下地起伏着。
豆干那个下午说,只有两种可能她才会考虑结婚,要么嫁过去对方的家庭,或者对方让她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要么就是那个人对她很好,令自己欣赏和信任,所以哪怕受点委屈都心甘情愿去付出,不然又要委曲求全又要降低自己身段的,结婚做什么。
伴侣的要求无时不刻在变,以前定下很多条条框框,直到现在才发现一个道理,无心插柳柳成荫,都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最好的人,最好的时光就这样来了, 你拦也拦不住。越是刻意去等待去安排,到头来反而是一场空。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结婚生子,有安之若素过好小日子的小两口,也有专心致志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她们有她们的幸福,没有跟随大队伍的我们,却也不必因此社会贬损着大龄单身女生的生活而忧心忡忡。微微和我说结婚生子不是她的人生目标,说的时候一脸的憧憬,因为她还有一系列的梦想清单要去完成,这样的想法,如同听到谁结婚后日子过得一塌糊涂,谁表面若无其事心里头却开始在挣扎着要离婚一样,不必大惊小怪。
压力无时不刻地存在,单身者有找对象的压力,谈恋爱的有结婚安家的压力,结婚生子的有育儿的压力,只是没法摆脱压力的时候,也可以学着避开压力,并没有人拿着刀子架在你脖子上,让你一定要按照他们的方式去生活,日子终究还是自己过出来的。
人人都需要安全感,可是真正持久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独立自强是亲密无间的前提。因为独立,再也不会因为谁冷落了你,就觉得日子黯淡无光,也不会因为谁的一句话就患得患失,无论单身,已婚还是离异,懂得善待自己,独立的人总会有力量让生命如繁花般怒放。
我妈以前常爱说我,一个女生不能太强,会吓退男生的。但如果一个女生有目标有梦想就叫强势的话,那这样的男生太弱了吧,他要用女生的弱势来维系他虚弱的自尊心。要为一个人改变,除非在心甘情愿的前提下,否则如果为了讨好一个人,亦步亦趋地去盲目改变自己,就这样慢慢失去自我,那还不如一开始什么样,就展现什么样,如同《辣妈正传》里夏冰那段经典的台词:明明就是四川产的猕猴桃,为何非要装成新西兰的奇异果。
嗯,自己都不把剩下当事儿,别人才无价可杀。一个男人得好成什么样,才能让我觉得放弃现在自由自在潇洒不羁的生活是值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