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便捷型的手账_神奇手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神奇手账 > 实用便捷型的手账
一只安静的菠萝 神奇手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21 15:09:02

实用便捷型的手账

首先说一下其实我也没怎么入手账坑,主要是坑外看热闹,虽然平时经常看到很多画/拼贴/设计得很精美的手账感觉特别羡慕,但对于手账,我更注重的其实是实用性,时间轴、日程这样的就很适合,除了可以安排好每天的行程之外,以后要查询做过的什么内容去写总结之类的东西就会很方便。造成这样的状况也有各种原因啦,忙是一方面,能静下心来贴贴画画的时间实在不多;另一方面是手残,即使有时间也宁愿是写点日记什么的,艺术细胞基本没有……
所以平时也很少刻意去看关于手账方面的书,这本《神奇手账》好像还是第一本?因此也无从评价这书是好是坏。
书的内容应该说比较偏向于实用吧,不会特别鸡汤,而且也不怎么种草……就说一下印象比较深刻也感觉比较有用的几点吧,有些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有所变化的,毕竟能坚持的写得顺手的才是属于自己的手账嘛。

一、四色笔区分不同类型的计划和行程
蓝色是工作(当然学生党也可以是自己的课表、总之是被学校安排好的必须执行的事项)
绿色是私事,可以是聚餐、约会之类,也可以是工作之余自己充电的计划
红色是健康相关的,例如说体检、看病一类
黑色是其它事项,我是用来记一些琐事,譬如打酱油(?)
这样区分了之后一目了然爽爽哒!

二、本子的使用和区分。
作者是简单粗暴地把手帐分成三本小薄本,月历、周历和笔记本。以方便携带为主。
这点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了。以前用过活页的本子,皮面的特别美,可是特别雄伟粗壮带着感觉好重啊……后来换了TN也是因为这个,毕竟TN懒起来可以只带本子不带皮呢(咦)
由于我本身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增加了一个日记本,笔记本的功能也跟作者的有所出入,搭配起来自己用得更加顺手。

1.月历:
主要是记一些已经和别人定下的约会,也可以是工作方面的常规日程(譬如说每周的例会、月结、年终总结等),休息日则用绿色荧光笔框起来,尽量避免安排工作/学习的项目,提醒好好休息。
当然私事也可以记在月历上,毕竟跟别人约时间的时候主要是查月历的嘛,但私事最好用符号记录,力求把月历打造成一本可以“公开”的月历。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最实在的就是当你要拒绝朋友邀约的时候,直接把写得满满的月历秀出来,告诉人家你是真的有事情忙而不是随口敷衍,这样拒绝人家也会简单得多。我觉得这个对工作党来说尤其实用!尤其是对上那些工作上不得不接触但又不太想深交的朋友的时候……

2.周历:
带时间轴的那种。TN我好像没找到,就买了竖行的周历自己画,也可以自己控制时间轴的起始点了。
不过由于两面一周的本子空间有限,所以会结合便利贴和日记本一起使用:先把整周的计划写在日记本上,再参照着在周历上排开每天的日程(包括时间安排),有个别未有具体日期安排的就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周历里。这样出门要简单轻便点的话就可以不带日记本了,而整周计划写在日记本上也方便周末的总结和下周的计划。
周历里同样也是用四色笔区分。我自己做了些改进,用浅色笔写计划,实际行程用深色笔更改/描一遍,这样很容易就能看出自己对于行程计划的把握,方便下周计划时的改进。顺带一提的是,行程所需的时间也要在时间轴上体现出来,先做好计划,到实际执行的时候,如果时间用少了可以短横线截断,用多了用虚线表示。
moning routine我是用电子版的,也可以用格子本/纸打卡,要是每天写也太麻烦了。
在一些需要额外花费的行程里要把预算也写上(例如聚餐需要100RMB这样),方便掌握每月的收支,同时在每周的页面上写出本月余下可支配的金额,提醒自己是个穷逼不能想起来就买买买……

3.日记
这是我自己另加的本子,非常的艰苦朴素……主要内容只有日期和当天开心的不开心的几十字百来字,以及当天对自己的一些反思。
另外的就是每月和每周的to do list。由于买的月历和周历都是自填式的,没有说专门隔开一页给写总结啊之类的东西,单用纸写又不方便保存,就直接写在日记本上了,也是方便周末/月尾的总结和反思,也能照着上周/上月的进度计划之后的行程。
日记本是基本不带外出的,一来由于记录的内容比较隐私,二来照内容而言也没什么必要。

4.笔记本
就是随身携带随时记录灵感、想法的本子,同时也能够根据索引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
我改动了一下,直接就变成了索引本。内容是参考康奈尔笔记法来安排的,右栏用来写一些简单的想法、资料提取出来的内容;左栏提取关键词、资料的具体收集日期和资料题目;下栏则以“日期+标题”的形式记录其他资料。关键是记录好日期,因为我的资料本身就是按照日期来收集的。
由于索引本我是回到家才会去整理,所以也是不带外出的。
至于随时涌现的灵感我选择用手机记录,不方便用手机是会记在随身带的草稿本上。草稿本用的是国誉那个可以对折的活页本,出门带十张纸基本就足够一天用了。

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作者提到了用邮件整理手机/网络上有用的资料,忽然就感觉自己怎么这么蠢啊一直都没想到……我在另建了一个专门收集资料的文件夹,然后把需要收集整理的资料以“日期+内容”的题目发到邮箱里,然后到周末再排版打印,按照日期整理到资料册里,配合索引本使用就很方便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直接就保存在邮箱里看……因为保存在邮箱里的基本上标记了已读就不会看了啊[doge]
而且也有些内容是来自实体书/杂志/报纸上的,邮箱一点剪贴一点查阅也不方便。所以干脆就弄到资料册里统一整理好了。
有时碰上那种跪着看完的TED,在索引本里记录了之后也会弄个单机版再上传附件,留待日后反复送膝盖。
读书笔记也是有的,摘抄词句的部分我是用活页的,不方便的时候就用涂书笔记记下了回头再抄;而感想啊、内容提炼啊这些另有一个A5本子,要写要画随意,当然最后也是会索引到索引本里的。

四、最后
书里作者也有提到年目标、月主题、整年50个目标等等的内容,还是挺有启发的,不过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乱糟糟的打了一堆……给自己整理的同时也是抛砖引玉了^_^

展开全文
有用 69 无用 4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实用便捷型的手账”的回应

一只安静的菠萝 2016-05-25 14:22:41

日记、笔记之类的都是手写的哦,一般只有需要发送给别人的东西才会用电脑,但行文之前还是会先用纸笔打草稿。因为我打草稿的时候思维会比较跳跃,东一点西一点的,有时候一下子想不到词还会画图什么的,这种情况下电脑输入就不如手写灵活了。
把资料打印成纸质的其实也有这样的原因。在屏幕上看确实是省了打印的麻烦,但看资料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还是在纸上直接涂画比较方便,用电脑不是不能做记录,而是通过键盘和鼠标的话,总觉得隔了一层,有些灵感很容易就溜走了,不如用笔记录来得直接。
至于说会不会给搜索资料和关键词带来困扰,其实还好,因为纸质资料多数都已经是电子资料里精选出来的了,而且纸质资料打印出来之后还会再经过另外的笔记和整理,也就是说纸质资料都是比较重点的内容了,多数都是比较常用或者比较重要的,自己也会着重学习记忆。大部分纸质资料整理完之后,都是能够只通过标题或者关键词就能够回忆起资料里的大部分内容,或者是当自己要查找某方面的资料时,就会知道自己搜集过的资料大概储存在哪里。所以纸质资料对于实际使用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整理、帮助学习吸收的手段,并不会带来什么困扰。
而且我觉得电子资料和纸质资料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嘛,有时候觉得网上搜来的东西虽然很详细,但有些自己不一定需要用到的,那就只打印真正需要的部分,完整版就只保存电子档好了。有些非常详细、内容特别多的资料,要是并不需要特别记忆的,那就只在文档里提炼出关键词,有需要的时候再根据关键词搜索自己需要的东西。
其实写笔记或者整理资料册这些,都只是一种方法而已,觉得好的就用,不好的要么根据自己的习惯去改进,要么干脆就换一种。最终,应该是人使用适合的方法使得自己获益,而不是被某种方法困住了自己。

architect645 2016-05-22 23:32:58

楼主都是日记、周记、笔记本什么的都是手写的吗?资料也是打印成纸质的,会不会给以后的搜索资料、关键词带来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