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打针,吃对药,普通妈妈做了这五点_定本育儿百科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定本育儿百科 > 孩子不打针,吃对药,普通妈妈做了这五点
子晓子晓 定本育儿百科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02 15:06:14

孩子不打针,吃对药,普通妈妈做了这五点

我是一个普通妈妈,没有医学背景,孩子6岁,没有打过点滴,也比较少吃药,孩子小的时候,感冒咳嗽会带去看医生,长大一些后,我都自己处理了,很少看医生。都是靠自己学习,观察孩子,在实践中应用,再总结。
必须先声明,孩子生病,父母认为该求医的时候就必须求医,求医会缓解家长心理焦虑。孩子生病,父母心态的平和就是告诉孩子生病了只是暂时的身体不舒服,有了专业医生的帮助会很快好起来,这个信念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剂良药。

但如果父母的一直处于焦虑的心态,孩子会感受的到的,孩子心里会想是不是自己的病比较严重,那么好的也比较慢了。所以,在不确定自己该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必须的!

下面是我这几年学习的书和一些方法。


一、阅读专业儿科医生的育儿书籍

《育儿百科》,这位日本的儿科医生松田道雄,把他对孩子的爱和心血凝结在这本比砖头还要厚的书里。婴儿1周岁前每个月月龄,幼儿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在每个年龄段里,书里详尽的描述了婴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情况,饮食喂养方法,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比较合适,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作者对孩子细致入微的观察,辅以非常专业的育儿知识,在书中娓娓道来,有些碎碎念。但是,特别是对于新手妈妈,很需要这些碎碎念。

自己作为新手全职妈妈的时候,总是为孩子吃多少,怎么吃,体重,睡眠,辅食,母乳等等问题焦虑不堪,害怕自己这做不对,那做错了,有时候根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又要该怎么做。

那时我经常翻阅这本书,知道这个月龄孩子的大概情况,心里也就没有那么焦虑了。虽然书里的有些内容不适合自己的情况,但不否认这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斯波克育儿经》,作者斯波克被誉为20世纪最可信和最受爱戴的“育儿之父”,美国的儿科权威。这本书同样的介绍了各年龄段的身体发育水平,低龄的饮食和营养,常见发育和行为问题,身体健康。书里如何处理发烧和如何用药,对我帮助最大。

我学习了身体为什么会发烧,知道发烧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措施,也不会烧坏头脑,还有在发烧的时候如何用药,这些药的药物成分等等,特别是作者说,不管怎么样,都不要对发烧的温度过于担心。

有了这些基础的知识,在孩子两岁之前,孩子要是发烧了,虽然我也是很焦急,焦虑,但有了这些知识作为辅助,我的心还算是平静很多,不会因为孩子高烧,就半夜火山火燎的赶去医院挂急诊。我身边的父母就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一发烧,半夜挂急诊,急的焦头烂额。

还有用药。我看到有些孩子发烧了,带去看医生,医生配了药,很多药物成分里其实都有重合的退烧药成分,都一起给孩子吃了。还有要遵医嘱,一份药一天吃三次,这份药里面含有退烧药成分,但其实孩子明明已经退烧了,还要吃下这些药,觉得对身体伤害很大。

有了这些知识,我就会特别留意医生开的一些药的药物成分,不想孩子做冤大头,吃错药。还有抗生素的如何使用,都是经过血液检查,确定是细菌病毒感染,而且是超过一定指标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血常规,结果显示不是细菌感染。医生还是开了抗生素,我当时心里就纳闷了,抗生素原来就是滥用的。带孩子去社区看小感冒,社区医生一律都会开抗生素,无一例外。我是一个很不遵医嘱的妈妈,医生开的抗生素一律都不用,当然我这么做是对自己的孩子有细致的观察和判断,辅以学过的用药知识。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这位权威儿科医生是七个孩子的爸爸。尊重母婴同床,支持母乳喂养,倡导亲密育儿。我提倡母乳喂养,以前在母乳喂养大本营的时候,有个帖子的妈妈说,孩子要是生病了,只要还吃一口母乳,问题就不会特别大。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明白,想要孩子少生病,一定要照顾好孩子的心。妈妈跟孩子亲密,家庭关系稳定,孩子被尊重,孩子的情绪能被接纳流淌,这是孩子少生病更健康的最大秘籍。孩子的心灵被滋养,身体也会更健康的。

每一次的母乳喂养,不仅给孩子提供了食物,经由和孩子身体接触中,母亲把自己的爱的能量无形的传给了孩子。这本书对母乳喂养所遇到的一些困难提供很多的帮助和建议。


二、订阅专业儿科医生的微博

我当时订阅的是中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催玉涛医生的微博,还有虾米妈妈的微博,是一位妈妈儿科专家,培儿屋儿科医生,从这些专业儿科医生这里我持续不断的学习一些育儿常识。北京和睦家医院的药剂师冀连梅,从她这里学习如何用药。

有了这些知识,当我面对孩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内心就变的强大起来,虽然还是会紧张焦虑,但不至于手忙脚乱。自己对于孩子的身体也有更多的了解,要不要去医院,什么时候去医院,用什么药,怎么用药,什么时候用药有了基础大概的判断。

有一次儿子发烧咳嗽带去看社区诊所,医生检查了下,说是喉咙有些红,可能医生看出我有些紧张吧,马上示意要挂水,打点滴。以我对孩子的观察,我意识到这完全不用挂水,后来又去了医院,医生开了一些药,回家吃了几天,也就好了。如果我自己没有这些知识储备,估计当时孩子就要打点滴了!

虽然学了这些孩子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孩子生病了没有挂过水,少吃药,但我总觉得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三、小儿推拿

无意间,我接触了小儿推拿,刚开始,我关注的是陈姥姥小儿推拿。陈姥姥的孙女被判断为小儿哮喘,没有什么根治的药,也就是说必需终身服药,陈姥姥就自学中医,后来她的孙女就被她调理好了,所以陈姥姥就推广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有各门各派,我是阅读了《李德修三字经小儿推拿》,还在网上学习了缘缘小儿推拿。

用了小儿推拿后,我就很少给孩子用药了,发烧,咳嗽什么的就用小儿推拿解决。我当时用的是三字经派的。三字经派的有个特点是取穴少(基本都在手上),用时久,一轮推下来,时间都要4,5十分钟,后来我感觉自己力不从心。而其他的派别又要辩证,全身正确取穴,我觉得自己操作起来有些吃力。


四、羊爸爸中医育儿

我之前从中医泰斗倪海夏那里了解过一点经方的皮毛,心里就是觉得经方挺对路的。微博杨千栋,有个社区是大家社区,里面介绍的都是小儿的一些常见病,如何按照经方的思路用药。而且还发展出了一套学习方法,新手妈妈没有任何中医理论知识都可以很快上手,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给用药,都是一些中成药多。

我之前带孩子无论去社区诊所还是医院,医生都会西药,中成药一起开。在这里学习后,发现很多中成药使用的方法都不对。孩子生病的一个症状:咳嗽,西医和中医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路来解释这个症状。我发现用中医的思路,找到症状的原因来处理,孩子明显好的快。

如果说咳嗽是杂草,那么用西医的方法就像是用割草机割草,而中医就像是在地里把杂草的跟挖掉。给孩子做推拿,需要很多时间,我想偷懒的时候,就按养爸爸中医育儿的辩证方法给孩子用药,就会比较方便,省时。


五、婴幼儿太极按摩

《苏永泉婴幼儿太极按摩》超好用简单又有效的按摩方法。刚开始在我儿子身上操作的时候,我觉得怎么会这么神奇。可能之前肚子里面的气都不通顺吧,在给孩子按摩的过程中,我感觉到里面的气,像泡泡一样在我手下破了,破了,慢慢的就通顺了。书里说“寒而温之,热者清之,虚而补之,实者泄之,抑者散之......大有一股荡平之意”。

他的手法如此简单,“母亲平膝而坐,将小儿拖放其上或仰卧在床,医者将手铐热,左手或右手内老宫对准小儿太极穴,施以与小儿腹式呼吸壁起伏的频率相等的外力。用力极微,重在意合拍,使产生共振的效应,20分左右即可见到功效”。苏老说,对5岁一下效果好,但是孩子超过5岁,脏腑开始结实,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基于很深一套中医哲学理论,总结出了手法这么简单的太极按摩,医者之心,我心敬仰!

我在接触中医后的一段时间开始变得非常排斥西医,但是,随着自己对很多事情认识慢慢加深,觉得是自己视野小,比较片面。前几天在南怀瑾老师的书里看到一句话:“西医救命,中医治病”,很好的更正了我的观念。

所以现在,我认为,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家人或者小孩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是,必须求助医院医生,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设备,医院医生是我值得信赖的。当然,如果是需要调理身体,治疗慢性病什么的,我会寻求中医的帮助。自己学习一些医学常识能帮到自己和家人,也是极好的。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