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就是厨房没有的东西_食品真相大揭秘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食品真相大揭秘 > 食品添加剂就是厨房没有的东西
食品真相大揭秘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10-14 10:10:26

食品添加剂就是厨房没有的东西

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无法接受。

[简单的怀疑是一切的开始]

为什么自家的苹果切开来就会变成褐色? -亚硫酸盐抗褐变剂

为什么自家的肉煮熟后会变成褐色?超市却是粉红色的? --亚硝酸盐发色剂

为什么明知牛奶没有水果香味,却喜欢带浓烈水果香味的乳酸饮料和酸奶?

为什么外卖的煎炸食品放了很久都还是挺拔酥脆?

为什么会这么便宜?

为什么火腿要使用大豆蛋白聚糖、蛋清和乳蛋白?

你家的调味料真的没有问题吗?

为什么奶精是免费取用的,你想过吗?

为什么切过的蔬菜,袋装沙拉能长期保存?

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是了解添加剂的第一步。

要想真正避免摄入大量食品添加剂,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按照传统的方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天然食品中的健康成分,很难在加工中完全保留,天然食品的美好特性,只能存留非常短的时间。]

如果不肯降低对事物的要求,又不肯购买新鲜原料自给制作,就只能与食物添加剂和平共处了。

尽管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在膳食中的摄入量过大,仍然可能带来副作用。同时,各种食品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食品成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详尽的研究。

[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仍然是明智的做法,特别是对于解毒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

让儿童远离各种加工食品之后,不少儿童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侵略性行为等都有所改善。家长应该尽可能不给两岁以下幼儿吃任何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包括彩色的糖果、甜味饮料以及添加味精和膨化食品。


[注意食品添加剂的过量摄入问题,避免过度追求口感、颜色、味道的误区,接受食品天然特性,重视食品的自然品质,从而明智地选择食品。]


对食品添加剂,应当心平气和地接受,肯定它们对食品的安全、美味和方便所做的贡献。但应该尽量选择添加剂较少、用优质天然原料制作的食品,最要紧的是,通过反思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树立正确的食品选择和评价观念,不再过渡依赖食品和快餐食品,而是珍视自然的风味,感激父母家人不辞辛劳烹饪制作一日三餐的爱心,并把健康的民族饮食传统传承下来。


虽然说添加剂有毒害,但我们无疑也受到其恩惠: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做好的食物,使用加工食品的话,5分钟就可以完成;可以随时买到价格不太贵的食品;本来很快就会腐烂的东西,现在经过处理也可以长期储存;忙碌或者嫌麻烦的时候,使用加工食品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准备一桌饭菜。

使用方便的东西,就必须同时承担背后不好的一面。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对人体党的危害,还有更恐怖的士添加剂会破坏我们的饮食文化。

孩子们没有选择吃何种食物的权利,它们毫不犹豫地把父母端出来的东西吃进嘴里。


低盐梅干:
通常制作梅干时使用相当于梅干重量10%-15%的盐。盐不仅有调味功能,还有防腐、防治掉色和保持口感的作用。而要减少盐分的话,就必须用添加剂来维持这些效果。咸味仍然和原来一样。就需要加入甘草、甜菊糖、糖精等甜味剂来抑制,让吃的人产生没那么咸、盐分低的错觉,吃的时候不感觉咸。含盐分5%的梅干常温下不能保存。为了防止腐烂,必须用酒精浸泡。

调味料的是构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酿造酱油原料是大豆、小麦、盐和曲子。曲子产生的酶把大豆、小麦的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把淀粉转变为糖分。这就是酱油鲜美有味道的根本。酱油的颜色是氨基酸和糖的一部分相结合产生的。

如果不经过长期发酵,用盐酸分解大豆蛋白质的方法可以轻松获取氨基酸,但失去了酱油原来的味道、香味、颜色。将其做得和真的酱油一样,全市添加剂的功劳。

料酒有纯米料酒和料酒式调味料之分。料酒本来是用烧酒、糯米和曲子做成的。料酒式调味料分为发酵调味料和仿料酒调味料两种。前者是用米和高料未原料发酵出酒精,通过葡萄糖、谷氨酸钠、酸味剂量等调和而成。而后者以糖浆做原料,同样适用谷氨酸钠云母、酸味剂等调料,用焦糖色素着色。用它们煮鱼,早上煮,晚上就没有了颜色,而且变得很腥。而使用纯米酒做,即使过了两三天,鱼还是很光泽,很好吃。但不腥。而且回热时也不会烂。


盐有:精制盐、进口盐、再生加工盐(进口的岩盐、天日盐溶于海水后加入氯化镁再加工,其中的矿物质会流失)和自然海盐。

醋和糖的传统传统做法也被取代,使用添加剂制作假货的生产方式成为主流。

奶精不是由牛奶或鲜奶油做的,而是在植物油里加水、添加剂混合搅拌,做成的类是牛奶的东西。

合并标示指的是把若干种添加剂算作一种进行标示。如果是用于同一目的,可以算在一起合并标示。如PH调整剂是柠檬酸钠、醋酸钠、富马酸钠、三聚磷酸钠等添加剂的集合体。这些合并标示的添加剂,没有使用基准。普通人根本无法知道具体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

合并标示的例子:

酵母粉: 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镁、溴化钾化等
--用于面包,增强酵母菌的作用。

碱水:碳酸钾、碳酸钠等
--为面包增加口感、颜色和风味


香料:异戊酸乙酯等(天然系列约600种、合成约96种)
--给食物增加香味

调味料:谷氨酸钠、5'-核苷酸钠、琥珀酸二钠等
--增加味道

乳化剂:甘油脂肪酸钠、酪蛋白酸钠、卵磷脂等
--使水和油混合均匀

PH调整剂:柠檬酸、苹果酸、醋酸钠等
--调整食品的PH值,抑制变色、变质

膨胀剂:小苏打、氯化铵、酒石酸氢钾等
--使馒头等面食膨胀

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蛋白水解酶等
--用于奶酪及糖稀制造以及提高品质

胶姆糖基料:醋酸乙烯树脂等
--口香糖的原料

软化剂:甘油、丙二醇等
--保持口香糖的柔软

凝固剂:氯化钙、葡萄糖酸内脂、氯化镁等
--凝固豆浆成豆腐

酸味剂:柠檬酸、乳酸、醋酸、己二酸等
--给食品增加酸味

光泽剂:紫胶、木腊、蜂蜡等
--表层处理

苦味剂:咖啡因、蛇麻草等
--给食品增加苦味

在食品加工过程红,原材料及添加剂等要全部标示出来,但又允许免标示的特殊情况存在:
1、结转
原材料中本来就有的添加剂直接被转移到食品成品中的情况。

2、加工助剂量
在食品制作完成前,加工时所用的添加剂有的被除掉,有的被中和掉。这些添加剂被称为加工助剂。

3、散卖及店内制造、销售的东西

4、小包装

5、营养补充剂


盐、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是美味的基础。化学调味料曾是各种美味的基础,但它的味道比较单调,用得太多就烦了。于是,蛋白水解物代替了化学调味料,开始被用于各种食品加工。

蛋白水解物是把肉、大豆等所含的蛋白质进行分解而制成的氨基酸。这种氨基酸的味道是我们所喜欢的。准确来说,它不是添加剂,但从调整食品味道这一作用来说,蛋白水解物又非常类似于添加剂。

蛋白水解物分两种:一种是用酶分解蛋白质的方法,另一种是用盐酸处理法,比前一种方法更快、更容易。

植物性蛋白质中,最常用的是大豆和小麦。由于只要蛋白质,所以使用的大豆是被榨过油的渣滓。把大豆放入盐酸,使大豆分解,这个过程叫做水解,然后将盐酸加以中和就成了复杂的氨基酸溶液。这就是美味的基础。常用的动物蛋白的原料是鱼粉或动物的凝胶等。

盐酸分解法可能产生氯化合物,它使生产蛋白水解物的副产品,被怀疑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比起安全性,更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由蛋白水解物引起的味觉破坏。蛋白水解物有非常浓郁的味道。

果葡糖浆是用便宜的淀粉做成的,非常甜,需要添加酸味剂以及柠檬酸香料后才能喝。它恐怖的地方是热量过量摄取的问题。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在500毫升的饮料里,10%以上都是糖汁,相当于50克砂糖所含热量,也就是200千卡。可是喝了以后,大脑得不到饱的信息,仍然和没喝之前一样。

高果糖膳食可能引起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可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与食品添加剂和平相处的五个要点:
1、仔细看好背面再买--先从手腕开始练起
2、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时间和添加剂,你选哪个
3、知道了以后再吃--反省了才能决心自己动手做法
我偷懒了,对不起
让你们吃了添加剂,对不起
亵渎了食物的尊严,对不起
4、不要直奔便宜货,便宜是有原因的
5、要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与添加剂打教导的开始

调味汁全都可以自己制作,完全不用添加剂,味道也很好。用纯正的酱油、醋,用柚子果汁所果醋业很好吃。

依赖加工食品的危险性,不仅仅在于味觉被破坏的问题,加工食品让孩子认为食品是很简单就能到手的。不管吃什么都能轻易到手,这样就不会对食物产生感恩的心情。吃是一种获得生命的行为。我们获得了其他生命体模拟的生命而存活下来。

食物是经过复杂的过程才最终到我们嘴里,不管什么食物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到手的。食物的珍贵、培养制作的难度,现在就必须告诉孩子们。不懂得珍惜食物的孩子,就不会珍惜生命。认真对待食物的孩子,绝不会危害他人。

打下手和收拾饭桌也是一种饮食教育。

小心选择会改变饮食和心灵。

展开全文
有用 67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食品添加剂就是厨房没有的东西”的回应

lancelot 2013-03-26 14:14:30

食品添加剂一般都是安全的,但有更高要求的人士可以拒绝消费。

laura(重生) 2012-10-04 19:53:01

呵呵,所以俺家买瓶酱油老费劲了,找啊找找到没有谷氨酸钠的很不容易。

杀手 2012-10-02 20:58:51

受教

小规模荡气回肠 2012-10-02 18:00:46

too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