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时候,我们都在用过多的精力关注别人,看别人的喜怒哀乐、花开花落,唯独忽略了自己。在看《遇见未知的自己》之前,我也是这样,从没想过与自己静坐,静静地独享一段慢时光,与自己的心进行对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让我顿悟。太多的外在关注,让忙忙碌碌的我和他们身心疲惫。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张德芬写的帮助个人成长的书,而《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则是她换了一个角度,从外在关系解读个人的成长。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社会上生存,就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络,而有一种人的关系则更为特殊,是你爱的人——父母、爱人、孩子。因为爱,让这本身亲密的关系更为紧密;因为爱,让彼此耳鬓厮磨,也更易擦出破坏爱的“火花”;因为爱,把直视变俯视,如执了放大镜,一切都在放大镜下观视,缺点也变得更大……张德芬用女性的智慧和身心灵的研习所得解读了怎样对待父母、怎样看待爱人、怎样与孩子对话。
父母的爱有时也会成为勒绊,放开父母的手,尝试着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我有一位女性朋友,从小就在母亲不停地唠叨声中长大,成人后她变得很叛逆,母亲让她找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当老公,她偏偏找了一位初中毕业生;母亲希望她能在婚姻中安定下来,她就离了婚,在四处漂着。她自己也说,自己的成长岁月就是和母亲作对。如果她能早一些看到张德芬的这本书,或许她的人生就会有不同。父母的牵绊是因为深沉的爱,如何看待这爱,并与这爱公平对话,巧妙地与之周旋,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对自己的认知。
来自生活伴侣的爱则另有不同。因为爱对方,所以希望对方完全按你想的样子生活。这有什么错呢?错就错在,一棵已经长歪了的树,如果硬硬地把它搬到另一个方向,这无疑是白费力气,最后的结果或许是两败俱伤。细细观察,发现树其实都是向阳生长的,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树生长的方向。与其做一把雕刻的冷冰冰的斧子,不如做一束暖暖的阳光,温柔地照耀,慢慢改变他的方向。
那个曾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是你的一部分的孩子,或许用过最稠密的爱去爱他,得到的回报却是想万般挣脱你的手。给了孩子生命,并不代表能拥有他的人生。给他适当的教导和引导,让他放手去飞。每只高空飞翔的鸟儿,在它学会飞翔之前都有一只老鸟细心地带它飞翔。
学会如何去爱,爱家人、爱朋友、爱自己。不要以爱的名义,把那爱负重,压在你所爱的人身上;也不要以爱的名义,成为束缚的借口。爱一个人,就是用爱作指引,带着他一起轻盈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