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什么是你生命里的调料品_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找准什么是你生命里的调料品
林小白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4-08 10:04:46

找准什么是你生命里的调料品

       最近读到一本好书,古典老师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实际上,这本书我还未读完。当然,一本书也并不是非得读完,你才知道它是否是一本好书,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就是这样一本书,毕竟,只看了数十页,却能让我写下满满A4读书笔记的书,截至目前也只有这一本。
        ●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我看过一些所谓的成功励志学,或是被他人执笔的名人传记,抑或是打着心灵心理的幌子卖着鸡汤的书,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却没有这些影子。
仅仅是封首的“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就一下子击中我的心房。从小到大,听过太多的“豪言壮语”。要像比尔盖茨一样富有,要做下一个Lady Gaga……甚至,很多人拿着Angelababy、范冰冰的照片,要求整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自己?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成长为自己本该成长的样子?
        书中说了如何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以及怎样活得有趣,这两章内容给我的感受倒没有太强烈,大概是因为我一直就是一个知道自己兴趣所在、并且将兴趣很好地融合到生活每一天的人。接下来的章节,却突然给了我醍醐灌顶的功效。
        ●做个有定见的人
        古典老师在书中说,“做个有定见的人”。为了弄清楚究竟什么是“定见”,我立即搜索了下,网上是这么解释的,“确定的见解或主张”。我自己理解为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很多人会把自己想要的等同于梦想。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有梦想,但是梦想之所以是梦想,大概是之于我们显得有些遥远。我一直觉得有梦想是好的,即便梦想很难触碰得到。虽然它在远方,但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它引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走。如果有一天,我抵达那个叫做梦想的远方,然后呢?肯定有人会说那就奔下一个梦想去咯。当然如此。但是,如果我没有其他梦想呢?那么,那个当下,我完成梦想的时刻,也就是我陷入迷茫的时刻。所以,也许,梦想并不是你最想要的,而是你以为你想要的。毕竟在寻梦过程中,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在奔赴梦想的途中,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事儿,当然也有很多不幸的事儿,然后我们成长了,突然发现原先的梦想不是我要的了,而那时,我们新的梦想就在途中又建立起来了。于是,人的一生就变成一直在寻梦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推翻又建立,找寻究竟什么是自己所想的过程。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一开始就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呢?
        这本书里说了一个故事,让我受益良多。古典老师的一名朋友在郊外过周末的时候看到一个荷塘,顿时表示也想要有一个荷塘。古典老师告诉他,“你回老家,花半个月工资就能在村里挖一个荷塘。”那位朋友自然不愿意,北京有他需要的电影、话剧、文化氛围。古典老师又说,我们总是会忘记最重要的东西,转而去羡慕那些看上去蛮好但其实不是核心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提前想明白自己要什么。接着那位朋友恍然大悟,当他明白他要不成荷塘是因为他要了电影,心里就舒服多了。但他给古典老师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做到二者兼得?古典老师想了几个点子,但最让我难忘的是这个点子——工作日就认真地做电影,每逢周末就来这里吃饭看荷塘。
        ●你要鱼还是要熊掌
        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在晒的时代,打开朋友圈、微博、网页,到处都是谁谁谁去旅行了,谁谁谁有买不完的名包和名表,谁谁谁有着年薪百万的工作,然后流着口水羡慕着,心里却对社会不公、自己境况感到愤恨,接着觉得全世界人的生活都好过自己。但是,如果给你的是一道非A即B的选择题,这时候我们可能就能拎得清了。
        正如书中所说:当你决定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你就确定了什么对你的生命有“价值”、什么是“值得”做得;当很多事情都值得做得时候,你必须选出“最值得的”,这就是你的“价值观”。而跟着你的价值观走,你就会找到你想要的。
        很多人多知道我爱旅行,有个多年好友一直怂恿我去做旅行记者或是旅行体验师,我当然羡慕这种职业。但我还是做着秘书的工作,每年长途旅行两次。因为旅行对我而言,是调料品。它重要吗?当然重要!我们不可能生活在没有调料品的世界里。可是再重要它也不是主食。好的,如果我一年365天都在旅行,那么我必然要放弃每月都有工资打到账上的安全感,我必然要放弃和家人温情或拌嘴的时光。我愿意拿它们交换吗?我不愿意。就是这么简单。我不能缺少固定物质给我的安全感,我不能缺少家人的陪伴关怀,旅行对我是很重要,可以说是我个人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但它毕竟是调料,不是主食。可能这个例子是旅行,所以大部分人都能拎得清了。但是下回你再看到别人戴着名表、穿着红底鞋、背着LV满世界转悠的时候,估计你还是会发出“生活好不公平”的感叹。但是你要想,你为了你认为最重要的某些东西,才放弃了一些东西。这样想想,兴许就平衡了。
        我越长大越喜欢“中庸”这个概念。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不论工作、生活、家庭、玩乐,就是要那么刚刚好。平衡了就恰到好处了。正如我现在,工作日白天就安心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苦哈哈地按照领导的意思修改汇报材料,工作日晚上就去健身房健身,而周末就开设了讲座和课程,和大家分享旅行攻略如何定制,教大家怎么做粘土手工,上课之外自己做饭、摆盘、给做饭成果拍美美的照片。健身、开课、做饭、拍照,我把我喜欢做的事儿安排到我工作之外的每个时间里,我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窝在床上看一天美剧。但是我之所以有这些在他人看来无比艳羡而充实的时光,则是我用自己工作日的认真工作换来的。你只看到我健康向上充实的私下生活,却忽略了我每周一到周五辛勤的投入。没有了工作带给我的固定物质的安全感,还谈什么兴趣呢。毕竟,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生活,总是要平衡的。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