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书摘_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书摘
Carrie Lin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28 20:09:30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书摘

热爱、努力、玩耍,孩子们整天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在其中全力以赴地努力,却又能对结果一笑而过。我每次回老家,总有哥们儿讲起一件我小时候的糗事:小时候,我们那里的孩子热爱捉迷藏,我喜欢躲,但是抓的人目光如炬,总逃不过。终于有一天,我下了个决心,我钻进那条臭不可闻的水渠,踮着脚踩在污水里一块滑腻的砖头上,忍着万千蚊子叮咬,轻轻把水泥板盖上,眼睛死死地盯着唯一的一条缝。从缝里看出去,抓我的人就在一米开外,他东张西望,打死也想不到我在里边——我享受着这种痛苦里的隐秘快乐,坚持了15分钟,终于脚一滑,一屁股坐在臭水沟里,蚊子轰的一声飞起,惊动了小伙伴们。我妈回家用水龙头冲了我半小时,两天内隔我三排的女孩都嫌我有味。现在说起来,大家还会狂笑。
如今我已经三十过半,做着自己热爱而苦逼的工作,在一个大家认为吃力不讨好的领域,笨拙又执着地要向这个世界传递些什么。除了我妈和女同学没嫌弃我,其他的一切都类似。每当夜深人静开始写字,那种踮着脚站在臭水沟上喂食蚊子、盯着细缝里的光的情景又浮现在脑中,心中狂喜的快感再次爬上心头——没有人说成长是件容易的事,但每个走在路上的人都知道有苦有甜是值得的。
孩子们都知道最好的生活,是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当我们逐渐成年,却在现实的磕磕碰碰中丢失其一,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不幸之源。

生涯三叶草:兴趣、能力与价值观
兴趣培养为能力、能力兑现出价值、价值强化兴趣
情绪比你会说话,读懂情绪背后的需求,看是三叶草的哪一块缺失了。


好生活=有趣+愉悦
有趣是一种和不确定性相关度很高的情绪。
愉悦是一种和确定性相关度很高的情绪。

我们常常因为白饭吃多了,就以为自己想以腐乳为生。

兴趣并不是那件让你舒舒服服就成功拿到结果的事,兴趣是那件你白天痛苦地想、晚上睡不好、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苦笑着骂娘一边咧着嘴干完的事情。这才是兴趣本来的样子。

兴趣的第一种功能是推动你探索和发现新的世界。

兴趣金字塔:
感官兴趣:通过直观的感官产生的兴趣。 冰激凌、火锅、衣服、明星等等。
乐趣:认知行为参与的兴趣。思维的加入、能力——兴趣的循环。让我们慢慢精通某项能力,打开世界。学得越多,感到的乐趣越大,这就是有趣之人兴趣持久的秘密。如旅行、京剧、葡萄酒等等。
志娶:哪个乐趣能够真正成为永不会满足的乐趣,带领我们穿越无常的一生?答案是:符合你志向与价值观结合的那个。
爱迪生: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养大一个兴趣

无用的人生卑微,而无趣的生活悲哀。功利与短视的背后,是深刻的不安全感与焦虑。

既然我们剥夺了一个孩子在童年寻找兴趣的时间,封闭了他们发展兴趣的可能,还亲手掐死了兴趣这个老师,就别困惑于为什么他/她会在高考前选专业毫无主见,追逐热门的“有用”的专业,在恋爱的时候找“少奋斗十年”的另一半,在选择工作时谋“定下来”的工作,在生活中选择“别折腾”的方式,明确地或称一个确定、无趣、毫无想象力的人。

没有了兴趣老师的提前预习,我们只好等生命任务来临再开始补课。

有趣是种活着的、元气淋漓的状态,有趣证明我们还年轻,还在打开新的世界,还在长大,没有长老。
兴趣攻略:避免活得太有用。与有趣的人待在一起。读些无用却有趣的书。加入一个全新的兴趣小组。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感官刺激最集中的年代,调查说现代人每天要看近150个广告,你走入地铁车厢,看着每20秒刷屏一次的微博和微信,快速回复一封工作邮件,门缓缓关上,车内的电视屏幕响起,准备推荐某款电视节目;车启动了,摇晃的车身让你看一眼扶手,扶手上端有个牌子告诉你洗发水有多好;隧道内车窗闪过的LED屏串成动画,告诉你该去哪里上课;你走出地铁站,街上商场的音乐,面包店的气味扑面而来,你书包里面放着想读的几本书,但是每次你的手指都越过他们,拿起旁边的 iPad mini。
我们从读书时代、迅速进入博客时代、微博时代、读图时代、视频时代。这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永不满足的感官兴趣——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接着一个,不要停。请注意这种碎片化信息流的危险,他们无穷无尽、日益刺激、频率切换太快,这些都让我们没有时间深度思考,进入自觉兴趣。
活在感官轰炸中的人,往往依赖性地看着一次又一次的新信息,感受那种瞬间的推背兴奋感,以及结束后的深深失落感。当你的大脑吃惯街边麻辣烫,就再也永远无法感受到食物细致的原味了。人的注意力资源有限,当你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陷入感官刺激的泥潭,你也就没有精力发展出那个兴趣金字塔的尖,取而代之的,你把自己发展成一个板砖——知识面狂宽,但是肤浅得可怕。
尼布拉斯·卡尔在《浅薄》(一本讨论互联网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书)一书中这样描述被互联网感官轰炸的人:
 “你时常觉得耳鸣、目涩,注意力无法集中;你懒于记忆,习惯于张口就问;你不喜欢冗长的陈述和表达,喜欢直奔主题和搜寻答案。这种状态被称为‘忙者生存’。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令人愉快的内容。
互联网发出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感官轰炸让人浅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里表达过类似观点:人类的三种生活方式,追求原欲,追求荣誉以及追求哲思。他认为原欲的追求不是不好,但容易过度。容易堕入放纵的恶的生活。
二战诺曼底登陆前,英国曾经用过这样一个战术轰炸德国汉堡——1943年7 月,他们出动791架轰炸机,在抵达途中每一分钟洒下2000个箔片。每一批箔片都反射雷达波,在德国的雷达上出现15分钟的“回波”和12500架飞机,雷达瘫痪,探照灯毫无目的的扫动,防空炮火对空乱射。当天晚上英国以损失12架飞机的微小代价,取得重大轰炸胜利。
你的头脑,像不像被轰炸的汉堡?每一分钟传来的无数信息,让你丧失注意力焦点,在一天的“轰炸”以后,你累得要死,一架飞机都没有打中。
  当你习惯一分钟的烟花,你再感受不到整夜的宁静星空。

兴趣攻略:电子静默,隔绝自己与外在所有基于网络、无线电等的联系。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心流发生的区域、技能和挑战的函数——如果你总能让自己的挑战程度和技能控制在这个通道之内,你就能一直保证自己的心流。而一旦你不小心掉出了自己的心流通道,挑战太高而能力不足会让你感到焦虑(想想一个无论如何无法通关的游戏、一个难度太高的工作);而能力太高但挑战太低,则会产生厌倦,比如把你分到幼儿园组踢足球。
所以如果你总能让自己停留在心流通道中,工作就会像游戏和逛街一样好玩。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
——纳丁.斯特尔(时年87岁)
如果我能够从头活过,
我会试着犯更多的错。
我会放松一点,我会灵活一点。
我会比这一趟过得傻。
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当真。
我会疯狂一些,我会少讲点卫生。
我会冒更多的险。我会更经常的旅行。
我会爬更多的山,游更多的河,看更多的日落。
我会多吃冰激凌,少吃豆子。
我会惹更多的麻烦,可是不在想象中担忧。
你看,我小心翼翼地稳健地理智地活着。
一个又一个小时,一天又一天。
噢,我有过难忘的时刻。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我会要更多这样的时刻。
事实上,我不需要别的什么,
仅仅是时刻,一个接着一个。
而不是每天都操心着以后的漫长日子。
我曾经不论到哪里都不忘记带上:
温度计,热水壶,雨衣和降落伞。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
我会到处走走,什么都试试,并且轻装上阵。
如果我能够重头活过,
我会延长打赤脚的时光。
从尽早的春天到尽晚的秋天。
我会更经常的逃学。
我不会考那么高的分数,除非是一不小心。
我会多骑些旋转木马,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

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谁能判断值不值?只有你的真实感受。价值观只有真实与否,没有对错之分。

真实比伟大更重要。

能力由知识、技能和才干组成。
知识是知道和理解的东西,广度和深度是其评价标准。(大量的阅读、累积的案例)
技能是能操作和完成的技术,熟练程度是其评价标准。(写作能力、概念化能力、沟通能力)
才干是无意识使用的技能、品质和特质。(好奇心。幽默感、求真)

好不容易练出来的专业浪费了怎么办?
职场的技能迁移策略。
六次转行成总统——技能迁移之神 里根
功不唐捐 卡梅隆——为什么《阿凡达》这么牛
新喜剧之王——黄渤
如果你是一个依靠别人评价而活的人,你从理想中获得的痛苦远远比快乐要多。因为大众往往不寻求品味,也看不到成长,只是寻求刺激,他们夸或者踩你,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有什么坚持的观点和品位,他们评价仅仅是为了排遣自己的寂寞。当他们发现下一个目标,就会集体奔腾而去,你的光荣和耻辱都不值一文。一朵花开需要一个春天,而其间又有多少人路过停下来。

乔布斯在他那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穿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穿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儿。你得相信某件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这种做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整个人生不同起来。”

即使老板不为认真发工资,未来也必会给认真发工资。

因为你知道,所谓功不唐捐,就是如果你不知道未来要去哪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手头事情做到最好,因为现在,连接着未来。

我们没有必要找到最终boss才开始修炼能力。最佳的策略是在每个阶段都全力投入,提高能力,遇到新的挑战再重新整合。

努力必有收获。小付出小收获,大努力至少定有小成。
成功=眼光+能力+坚持。巨大的成功=成功+机遇。
内职业发展是外职业发展之源。

人生的四种方向:
高度:影响力和权利
深度:卓越与智慧
宽度:爱与和谐
温度:自由
幸福的方式不止一种

乔布斯的遗产共有65亿,44亿来自迪士尼(乔布斯把皮克斯卖给了他们),只有21亿来自他的梦想布道场苹果——即使是最伟大的梦想家,商业市场也不太为之买单。

生涯无直线,当你看到一个人在高度、深度上都没有什么发展时,也许他不是堕落,只是在填补自己的内在维度,找回自己的平衡。

乔丹从篮球到棒球再到篮球的故事——他了解了失败,更加珍惜成功。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