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时间,“金钱”可以通过产生利息而得到增值。
只要有时间,“知识”也可以通过学习、调查来增加。
只要有时间,“劳动量”也可以通过延长时间而增多。
唯独时间,一天24小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日常生活中,在紧急且重要的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就叫做“I 消费时间”;紧急但不重要的上花费的时间就叫做“II 浪费的时间”;虽然不具备紧急性,但是必定能为将来节约时间起到作用,我把花在这类事物上的时间称为“III 投资的时间”;另一方面,有些事情既不重要也不紧急,我把它所耗费的时间叫做“IV 闲耗的时间”。
时间管理的关键就是如何将将“浪费”和“闲耗”的时间转化为“投资”的时间,促成有有意义的“消费”。
本书坚持的一贯原则就是“消减不必要的事”。不仅是公司的工作需要精简,个人的事情也同样。人总是容易对自己的实力过分自信,常常会超负荷地增加工作计划,最终导致运作失常。对付这种情况,要养成“把精力集中投入到真正必要的工作上”的习惯,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订的计划,这样管理时间就会变得轻松。自己的实力越强,就越能精简工作,提高业绩,从而更高效地利用时间,促成良性循环。
我认为在时间管理方面,丰田的持续改善生产率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这里做一点新的规划,那里替换原来的做法,用这种形式,一点点地进行不懈的持续改善,才能最终成功地管理时间。
选定“不必要做的事”比选定“需要做的事”更重要,起码重要两倍以上。这是因为增加要做的事也不一定能有效地管理时间,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确定哪些事我们不必做,就能切实有效地管理时间。
学习方法分为三步:
1、准确把握现状——很多人现在的基本状况是:将大部分工作时间花在“消费的时间”(紧急且重要)上,或者被“浪费的时间”(紧急但不重要)压得喘不过气、疲于奔命,结果将剩余时间大部分花在“闲耗的时间”(既不重要也不紧急)上以放松自己,最终导致“投资的时间”(重要但不紧急)不足。
2、意识到差距,制定目标——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能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人类的各种动机都来自于与理想的差距。意识不到差距的人就不会有动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肯定有比现阶段使用的方法更好的方法,只要使用这些方法,就能比现在更好地利用时间”。将“目标”与“自己的现状”的差距具体化。
3、学习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即使弄清了差距,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也会造成心理上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请运用本书学习一个个清除差距的方法,掌握新的技术。
一、基础篇
01 为什么高效管理时间这么难
规划时间实际上就是规划我们的人生,正如我们无法找到“适合所有人的最佳生活方式”一样,时间管理上也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最佳法则”。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坚持原则,就能获得效果。
在没有万能方法的情况下,每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以改善自己养成的时间管理习惯?
对策1——每天尝试新的方法。不要把失败的九次看成浪费时间,而是要看成寻找到一种好方法的投资。如果长时间体验不到效果,人们很难坚持一种新方法并养成习惯。
对策2——选择容易坚持的手段。人都是懒惰的动物,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坚持。我个人认为,只要准备时间超过几分钟,或者准备工序超过两道,事情就很难坚持下去。
对策3——关注“行为”而不是“目标”。要坚持某种行为的时候,要关注“行为”本身。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准备“方法”和“工具”上花心思,有效地控制“行为”。
对策4——一定要测评结果。只要行动,就一定会有结果。我们必须经常测试,才能知道结果对时间投资是否有效。有时要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便如此,也应该坚持每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把投入的时间和其对应的效果列出来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量化,能够找到时间管理的动机。
时间管理上有三件事绝不能做:
·单凭决心做事
·不削减工作量,常常去做耗时耗力的工作
·不检查计划与实践的效果
02 为什么新行动总是难以坚持
理由1——没为行动找一个动机(不执行制订好的计划没什么坏处;坚持执行制订好的计划,也没有显著的好处)。很多人“不能按照计划坚持下去”,就推托说是因为“我意志太薄弱”,其实不是。付诸行动和不付诸行动的人的区别在于,是否运用手段和规划来增强自己(并不始终坚强)的意志,从而养成习惯。
理由2——促成良性循环需要花一定时间。擅长时间管理、工作效率高的人,经常会开发出一些既轻松又容易坚持下去的方法。他们相信这样的方法一定会有成效,然后花1~3个月的时间来尝试,最终创造出新的成果。这样的经验使他们坚信,借助方法能够更容易地创造出成果。因此,在下一次采取新方法的时候,他们更有信心多忍耐几个月。另一方面,不能养成习惯的人,一般都不擅长用新的方法来协助自己。这样通常会坚持得很辛苦,很容易想放弃;放弃之后再去尝试新的方法,同样会觉得辛苦,又不得不放弃了。长期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理由3——不去思考为什么做不到。当我们不能坚持,或者不能完成某件事的时候,思考失败的原因非常重要。如果造成失败的理由是我们无论如何克服不了的,那么就应该放弃。
理由4——原封不动沿用别人尤其是能人的方法。我们不要原封不动地模仿值得参考的方法,而是要对方法稍加改动以适合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调整中模仿。
理由5——不改变现状却期待巨大的转机。
03 黄金时间5大原则
所谓“黄金时间”,是指有意义且生产率高,最终带来高收入的时间。用时间的分布图来讲,就是指属于“I消费”和“III投资”,并和收入紧密相关的时间。也就是说,只要增加了这段“黄金时间”,就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增加收入。
胜间式“黄金时间5大原则”
原则1——不惜在任何方面投资以创造时间。具体来讲,就是在工具、体力、变化、知识、手法五方面,不要吝惜任何投资。
原则2——重视单位时间所创造的成果。所谓时薪,就是平均每小时的收入,要经常用时薪来勉励自己;要时常估算每小时的服务费用;仔细考虑工作以外所花时间的成本;另外我们还应该养成习惯,计算每小时自己能够创造的效益,应该投资在什么样的服务上,将来会产生多少回报等。
原则3——不当毫无原则的“滥好人”。不要一味地接受别人委托的工作;要有拒绝邀请的勇气;养成将不利状况转化为有利状况的习惯。
原则4——优先做喜欢、擅长和赚钱的工作。
原则5——计划要安排得随性、宽松。不习惯管理时间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计划安排得紧绷绷。在计划和计划之间留足空余;将工作进行更细致的分割;不要一味地配合别人的时间表。
04 增加黄金时间的5个步骤
步骤1——把握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不能认清现状和应该追寻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就无从改善。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我们必须用显而易见的方式、尽量具体地写出自己面临的问题。
一切从分析现状开始
问题得不到顺利的解决,是因为不去把握现状,而光在解决办法上花时间。正因为如此,在麦肯锡的时候,人们总是教我,只要把握现状,问题就解决了七成。这种方法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运用整理归纳法”(个别具体地分析我们到底想要改善什么),二是“量化”(对分解后的问题按优先顺序进行排序)。通过时间投资分布图,审视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
步骤2——确定不该做的事。看准什么是你的“时间窃贼”,确定不该做的事。
从投资与效果来看,减少不必要的事才是增加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如何削减“II浪费的时间”和“IV闲耗的时间”成为了问题的关键。为了防止长时间劳动,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无须长时间劳动就能创造利润的工作。除了选择工作,第二重要的是选择上司。
步骤3——确定可以委托别人做的事。必须完成的事情当中,一定有你不擅长或者不想做的事,这时你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做,或者是否能够委托别人来完成。为了出人头地,我们不得不克己奉公、长时间地劳动。但是只要保证“III投资的时间”,掌握知识,就能作出贡献,出人头地。但是,出人头地说到底,只是为了获得对时间的投资,如果将出人头地本身作为目的来追求,则是本末倒置。通过将某些工作外包出去赢取宝贵时间,就能挣得更多。
步骤4——提高非做之事的效率。
方法1,活用记事本,将它作为时间管理的起点。把目标写在记事本上,等于将沉睡在无意识当中的能力和朦胧的信心,搬到了我们可以有意识思考的地方。所谓目标和计划,都是指导我们划分时间的标准。如果尽是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划分时间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有了目标和优先顺序,我们每天早晨起来就有了方向和动力,知道自己的一天从何处开始,要完成什么事情。我建议大家,现在自己的时间资源当中腾出半年或一年的时间用于时间投资,然后在剩余的时间中安排其他计划。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拟订自己的计划,要学会拒绝与自己计划相冲突的突发事件,这一点非常重要。
方法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想要提高效率,就应该让我们的生活系统化、习惯化,并有规律地进行。这样,就能减少犹豫或准备的时间。
方法3,借助他人的力量,增强克制力。
方法4,灵活选择住所的位置。从时间管理角度来看,租房比购房效益更高。无论是工作还是孩子上学,地点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停地改变。住所的位置决定了人的活动路线,所以成为了时间管理的关键之一。请大家慎重考虑投资的效果,再决定你要居住在哪里。
方法5,控制交通耗时。从时间管理来看,交通耗时实际上是浪费掉的时间。即使利用这段时间读书,也未必能够集中精力,或不能集中精神思考事情。坐车坐久了还容易腰酸背痛。
方法6,提高家务事的效率。
方法7,重新认识生活中的零散时间。
提高效率的两种辅助手段:要成为擅长电脑的IT达人;对各类提高效率的知识充满兴趣。
步骤5——综合实践新的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1,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再投资,以达到更高的效率。
行动方案2,养成在空余时间里翻看记事本的习惯。
行动方案3,找到计划和现实的差距,思考原因。我们至少每周都应该利用一点空余时间,来总结一下计划和实际行动的差距。我们必须把定好的计划看成是“对自己的承诺”,按期完成,而且完成率至少要达到80%以上。反之,如果你每次计划都能100%完成,那就有必要考虑增加新的任务。
行动方案4,测评时间管理的效果。我们的目标是把30%以上的时间用在投资上,从而使“III投资的时间”、“I消费的时间”的总和,即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能超过80%。
行动方案5,不断改善时间管理。在丰田,“做和昨天同样的事情”叫做“劳动”,而“为明天能够做得更好而准备”才叫“工作”。
二、实践篇
熟练使用记事本,将时间效率提高10倍。
使用方法1,回头审视时间的使用现状。要高效地利用时间,关键在于优先分配“III投资的时间”,并规划评定投资效果的方案。
使用方法2,设定理想的状态。I,50%;II,10%;III,30%;IV,10%。
使用方法3,确立并细化中长期目标。“III投资的时间”需要中长期的目标和每日行动计划,分解细化目标。
使用方法4,把用于投资的行为落实为具体计划。这里最关键的一步是把计划写入记事本。根据要实现的目标,确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把今后半年的计划写到记事本中去。在月末的时候将完成情况数字化。经常意识到差距很重要!
使用方法5,以周为单位循环。将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写入“TO DO清单”。每个周末要回顾一周,记录本周的完成情况,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是,不要执行得过于苛刻,大体上完成即可。周末回顾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于做了计划却无法实现的项目,应该思考其理由,制订对策。(1)本周目标:在本周开始前制订理想的时间投资分布图。(2)每天的计划:分解本周的目标并记录下来。(3)To Do清单:记录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4)本日的“投资”:大概估算每天用于“投资”的比例。(5)本周的完成情况:将大概的完成情况用数值来表示,认清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记事本上要写的不是“梦想”,而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