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认识自我_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与认识自我
小曾是条鱼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02 22:05:24

思维导图与认识自我

去年,涂色本《秘密花园》风靡朋友圈,几乎人手一本的,现在热度已经消退。这本涂色本据说有“治愈”功效。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恣意涂色的当下,能让人静下心来,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与朋友们的涂色作品一较高下,又成为了生活中新的乐趣点。

可惜的是,大多数的我们并不具备美术细胞,涂色并不是一件信手拈来的易事。涂色很多次后,头晕眼花,手快累垮,却仅完成了封面及前面几页的挫败感,渐渐会成为新的焦虑源。反复涂色的过程中,我们数度暂时忘却了那些烦恼,但不久,这些压力又重新浮现水面。两者交织,久而久之,涂色本被我们遗忘在一角。

归根到底,涂色只是暂时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逃避问题无助于解决我们的烦恼,理清我们迷茫、焦虑的根源。

我也是个心情不太好的年轻人,生活中想这想那,抱怨这抱怨那,却无从下手理清脑中的那一团乱麻。所以迟迟没有改变的行动,得过且过的状态依然,于是继续想这想那,恶性循环。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读毕,让我惊觉找到了一个跳出循环的出口。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有关思维导图的书,作者列举的那些例子,让我看到使用思维导图理清脑中一团乱麻的可能性,相见恨晚。

思维导图的定义

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更深入地阐述,作者矢岛美由希认为,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我们思维过程的重现。不断重复分解步骤的过程中,我们从不同角度透彻地分析一个主题。一幅画好的思维导图,将我们脑力原本杂乱无章的想法,抽丝剥茧,井然有序地重现在纸上。

重现思考过程,也使别人了解我们所想成为可能。思维导图的这种传达能力,使它成为了有效沟通的终极工具。

认识自我、与别人有效沟通,这两个功能令我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强大与实用,迫切看完了全书并尝试着画下了人生的第一幅思维导图——关于这篇文章的思路。有了它(顺时针查看),我不会写着写着跑题,正在阅读这篇文的你也大概知道我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

思维导图与认识自我1
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思维导图与认识自我”的回应

睡午觉的猫儿 2016-05-07 23:05:01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