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写博客吧_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你还是写博客吧
夸父 把时间当作朋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8-09 23:08:25

你还是写博客吧

李笑来老师的这本著作总体来看,更像是博客文字,一篇篇地分享自己对时间、人生追求、个人成长、学习等主题的思考。但正是如此,该书主题显得有些散乱,你看了书的正名后,以为他是在讲时间管理,但他却告诉你时间不能被管理;你看了书的副名后,以为他在讲成功学,他却痛批成功学的种种流毒。
在我看来,此书的实质就是书的副标题——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但“心智”并不是一般人所常用的词。我知道作者是想说“mind”,但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mind有43项释义,你究竟是在说什么呢?正因为这个关键概念的模糊不清,任何的正面特质都可归结在心智力量的旗下。我在阅读中就有一种奇怪的体验:往往把书中的“心智的力量”换成“思维的力量”、“思考的力量”、“性格的力量”等概念也可成立。
书上所说种种道理,很多都可在《心理学导论》之类的入门教科书中找到。作者只是把它们反刍出来,把那些本来稍带学术化的理论和道理讲得更通俗易懂——但实际中很多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正如古人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智的成长不仅仅是靠阅读、交谈、欣赏影视作品等间接手段获得,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总结,以达悟道。
作者就是知行合一的一个好例子。在书中,这样的小故事俯拾皆是:他因为某件事而引起了思考,在经过一番思考后,领悟到以前心智上的误区,从而变得更为健全。有别于大多数励志书籍动辄搬出某某大神,在本书中,作者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娓娓道来。这在我看来,才是本书最可取之处。但我也有个疑问:一个30多岁的人,他的人生阅历和思考,或者说,他的心智力量,能否支持他写这种指导他人成长的书籍?一个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追求个人成长的人,他的思想不可能在30多岁就已定型,必定还是处于一种动态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假如作者再过10来年,已经不再执迷于以前的思想,甚至有了360度的转变,那此书岂不是有误人子弟之嫌?
另外,我认为作者虽然早已自立门户,但还是脱不掉新东方老师特有的“好为人师”的气质。作者一边坦白自己资质并无过人之处,甚至颇多自嘲之语,一边却在痛心疾首那些“未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芸芸众生。这在我看来,这和骂别人是草履虫相差无几了。我最见不得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因为其中隐含了让我十分反感的前提——我早已得道升天,进化成高级人类啦。
李老师你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但真的,千万别装。

展开全文
有用 23 无用 3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你还是写博客吧”的回应

汗青 2013-03-08 10:13:31

经验这种东西是可以谈的,不是一定到老了才可以谈。
刚考上大学的人可以跟高一的人分享经验。
刚找到工作的人可以跟大一的人分享经验。
他们经验一定是对的么?换句话说,有任何人的经验是“对”的么,或者有“指导意义”。
分享就是这么回事,他说他想说的,你吸取对你有帮助的。

自由的哈耶克 2012-01-28 18:07:46

正因为这个关键概念的模糊不清,任何的正面特质都可归结在心智力量的旗下。我在阅读中就有一种奇怪的体验:往往把书中的“心智的力量”换成“思维的力量”、“思考的力量”、“性格的力量”等概念也可成立。

西山 2009-11-22 12:25:33

如我预料,我不是唯一一个没明白所谓“心智”的:

“说实话,直到看完这本书,我也没有真正理解笑来老师那把他惊出一身冷汗的领悟:心智。”
http://www.douban.com/review/2604606/

湛与 2009-11-02 10:43:17

“你还是写博客吧”

谁有我脸大 2009-10-11 18:46:53

嗯,这是可以理解的~~

夸父 2009-10-11 18:02:23

读者很多都是李以前的学生嘛,被拔高是难免的。

谁有我脸大 2009-10-11 17:37:16

说实话,我觉得《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在豆瓣上被捧高了。这本书是有些可取之处,但绝对不值5星。

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读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读过后要思考。李笑来不是圣人,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圣人,很多问题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对问题的看法自然不一样。

[已注销] 2009-09-13 20:18:42

那我还是不较真了~

夸父 2009-09-12 21:22:04

算了,不跟你逞口舌之快了。李老师不是援引过苏轼的名言“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么?你怎么忘了,竟跟我一般见识,打起口水仗了?你一较真,就把自己的心智水平降到对方的水平上了。别这样。

夸父 2009-09-12 20:42:40

哎哟,你是用维基百科的呀?好厉害哟,叔叔,你教教我吧。

[已注销] 2009-09-12 17:49:22

哈哈,被您看出来了,我确实不太懂啊。
不过有些词呢,不是老百姓都懂的。
有些词呢,是被老百姓曲解的。
我比较喜欢用维基百科,所以更喜欢查那个,虽然知道那些也大都是世界各国的老百姓编译的。
如果你能看到的话,建议去查查那个,更全一些。

lightinglei 2009-09-07 17:34:10

看不动了

lz无视那些弱智吧

夸父 2009-09-07 14:57:18

另外,我刚刚百度了一下“激进主义”,终于了解它是什么意思。你这么夸我,让我情何以堪?或者,您老根本就不知道这词是什么意思?

夸父 2009-09-07 14:00:35

谢谢你的建议,顺便帮我问候你家人。

[已注销] 2009-09-07 13:43:13

幼稚的激进主义者。
王小峰的“论装逼”建议您好好研读。

夸父 2009-08-31 16:52:15

误删了上面一条跟帖,很抱歉。

夸父 2009-08-31 12:37:38

我是来看热闹的,哈哈,楼主的文章出名了
    
    再多写几篇批判性的东西吧,你写的几篇书评都挺负面的,也没见有什么文采,好好锻炼一下,要不然下次没得装了
  。。。。。。。。。。。。。。。。。。。。。。。。。。。。。。。
  嗯,谢谢你的建议。我由衷地感谢你的祖宗十八代。

夸父 2009-08-30 19:55:51

致楼上:

http://www.wangxiaofeng.net/?p=3700

[已注销] 2009-08-26 19:49:20

“另外,我认为作者虽然早已自立门户,但还是脱不掉新东方老师特有的“好为人师”的气质。作者一边坦白自己资质并无过人之处,甚至颇多自嘲之语,一边却在痛心疾首那些“未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芸芸众生。这在我看来,这和骂别人是草履虫相差无几了。我最见不得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因为其中隐含了让我十分反感的前提——我早已得道升天,进化成高级人类啦。”
我确实希望楼主可以得到楼主对这段话更清晰的解释。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种您所谓的“思想多元”,这是一种偏见,当然,我不否认,偏见也是多元的一种表现形式。包容多元并不代表可以漠视偏见。

夸父 2009-08-26 09:07:53

人身批判?在哪?难道提一点反对的意见就叫做人身批判?难道你的李老师没告诉你容许思想的多元是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么?

[已注销] 2009-08-26 02:04:29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促使了我们进行了更多的思考。这么说吧,35岁,经历再丰富,按照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讲(时间堆砌论),也只能说还处于尚在体悟的时期。思想的成熟的是相对的,但是对于他本人所接触到的受众群体--七年来,在新东方目睹的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来讲,这已经构成了心智相对成熟的条件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益处在于我个人的反思,在阅读中体验一种类比反推的快感。我认为这才是李笑来老师写书的初衷。反倒是,楼主以偏概全,用自己对新东方老师的,甚至是完全没有深入了解的印象,对作者进行人身批判,我认为本身就是一种不客观和不成熟的表现。

民警 J 2009-08-25 23:56:28

这本书就是一条作者曾经走过的路,"一切均靠积累"的路,愿意试试,你就也走走看,不愿意也无妨.你消极的懈怠人生,你积极的拓展人生,或许还有别的等等...也都只是基于选择的不同而已,而这是全部的路中的一条.你可以试试,但是不是必须,因为到了最后终归要尘归尘土归土的.

Find the meaning among the meaningless life. 这是我的人生态度.

lightinglei 2009-08-25 17:52:50

caos真sb
lz提出一点自己的,不同于李笑来的观点,就说明他低级,李高级?
世间人人平等吧,即使阅历不同,知识面不同
或许有人爱好学习外语,比如季羡林,或许有人是军事天才
但难道他们就事事天下第一吗?
何况李笑来

夸父 2009-08-25 16:08:41

那多少岁的人写的书才应该看呢?
............................................................................
要是你10岁的儿子写了本《如何成为完美父母》,巨细无遗地告诉你当好父母的1001条黄金法则。你是否也要拜读并奉为圭臬?

如果你还纠缠于多少岁这个问题,你还真没明白我在说什么?

na 2009-08-25 15:33:27

那多少岁的人写的书才应该看呢?

小猴子 2009-08-25 13:09:23

一个30多岁的人,他的人生阅历和思考,或者说,他的心智力量,能否支持他写这种指导他人成长的书籍?一个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追求个人成长的人,他的思想不可能在30多岁就已定型,必定还是处于一种动态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假如作者再过10来年,已经不再执迷于以前的思想,甚至有了360度的转变,那此书岂不是有误人子弟之嫌?
——————————————————————————————
个人认为此书可以是一种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和思想并不等同,就像是教练能教出明星球员,但教练自己并非一定要是明星球员。思想看法会变,但指导思想是不变的。

看此类书籍在于看了你能看到的一部分,然后慢慢体会作者没写出来的那一部分。如果说30多岁不足够指导别人的成长,那么全天下做教师的都应该到饱经沧桑的年龄才行啊,呵呵。要知道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本来就不是同步的。

土特产 2009-08-25 12:58:11

笑来前几天贴了一个博客,“自以为是”也有好处,献给楼主。

另外,楼主能独立思考这点可真不是装的。

夸父 2009-08-25 12:31:55

    楼主,装比的是你吧!
    就算笑来老师明说了他是高级人,你是低级人,你又能有什么异议呢?别耍嘴皮子,干点实事吧!
  ................................................................................................................
  我不和智商可疑的不明物体争论

caos 2009-08-25 11:19:40

楼主,装比的是你吧!
就算笑来老师明说了他是高级人,你是低级人,你又能有什么异议呢?别耍嘴皮子,干点实事吧!

tiandao 2009-08-25 11:05:34

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看了以后总会结合自己的教训然后猛醒,原来是这样。有些失败的原因并非那么明显,经过李笑来讲述他自己的经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所谓装,我感觉就是 套用一个句型——只要听我的,不用干什么,就能怎么样。

lightinglei 2009-08-11 01:07:40

千万别装

这句话说的不错

第一志愿 2009-08-10 19:40:22

我觉得楼主是误会李老师了。李老师是我遇到过的最不装逼的老师。不知道楼主从哪里看到你说的那个前提”我早已得道升天,进化成高级人类啦。“,李老师从来没这么说,也并非如此假设,我倒是觉得你自己太过狭隘了,胡乱揣度别人。整本书都在告诉读者“如何进化”,而从未说过”读者不可能进化“。我觉得每个道理都讲得非常实在,不装蛋,实话实说,也正因如此,我才受益匪浅。

司悦 2009-08-10 17:00:30

看了这个评论,决定不看这本书了。怕自己看完悔恨不够,还装逼迷惑别人去看

[已注销] 2009-08-10 11:11:15

楼主和一楼说得都中肯,是有缺点,可也能对一大批人有益,各取所需吧。

一江春水 2009-08-10 10:47:23

是滴,是滴,你的这篇是我看过的最不装逼的评论,有你自己的独立思考在里面。

兔子等着瞧 2009-08-10 10:01:02

这书的好处也就是唯此,能有大量说服性的内容。

需要的人去看就好,看一遍有感触就可以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