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刻意练习”?_哪来的天才?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哪来的天才? > 怎样才是“刻意练习”?
景博 哪来的天才?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2-19 23:02:15

怎样才是“刻意练习”?

怎样才是“刻意练习”?

1.有明确的目标——清晰地确定需要改善的元素。

在学习的早期阶段,由老师设计练习去提高个人能力,总是很有必要的。

老师能够看到一些你看不到的方面。

如果没有老师或教练的帮助,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很难获得显著的成就,至少在早期会如此。这是显而易见的。

盯住某一方面——练习——进步——练习其他方面。

选择需要在哪方面提升,本身就是一种重要技能。

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确定学习区,本身就不容易,随着学习区的变化而让自己持续待在这里就更难了。

2.重复。

在学习区选择合理、高强度的活动。

重复的次数要高到乏味的程度。

3.反馈是可持续得到的。

练习看不到反馈的后果:或者你不再进步,或者你不再在乎。

获得反馈之后的难事是:如何解释这反馈。你怎样判断你确实进步了?(只有老师、教练或倒是能提供专业的反馈。

4.费神的。

和不经意练习比,需要专注和集中,所以费神。

持续专注的能力。

用手指来练习,用思想来练习。用笔来练习,用脑来练习。

一天练习4-5小时似乎是刻意练习的上限。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认为,思想高度集中地练习,1个半小时足够

5.没多少乐趣的。

做得心应手的事情令人轻松,刻意练习却是重复练习最痛苦和最艰难的部分。

从本质上说,刻意练习是不令人愉快的。

难是好事,意味着大多数人不会做。

————————————————

音乐模式,各个击破法。

国际象棋模式,案例分析法。

体育模式,时常温习法+迅速回应法。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