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天*1万小时=世界级才能_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 3小时/天*1万小时=世界级才能
刘小萌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5-21 12:05:42

3小时/天*1万小时=世界级才能

思维导图下载:http://dl.dbank.com/c0xfkriy6d
  
Q:这本书谈了什么问题?
A:这本书是实用性书籍。依据髓鞘质的发现及其工作原理,作者遍访天才产生的摇篮,应证作者的观点: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而后作者还论述了激情和伯乐(老师)在精深练习中的重要作用。
    
Q: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A:思维导图回答了这个问题。
    
Q:说的有道理吗?
A:基本有道理。但缺乏论述的完整性,在激情和伯乐两个章节的叙述中,缺乏逻辑性。举出的例子和印证的道理不能很好的印证。比如在说银行劫匪“男爵拉姆计划”对于后世抢劫银行的指导意义。只是印证了洞察力和准备的重要意义,对于伯乐这个词明显不会是个好的例证。

但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励志书籍。通过髓鞘质的发现及其工作原理,以及作者的天才访问经历,确实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理论是值得我去印证的。

所以评分四星。
    
Q: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A:首先谈几点印象深刻的情节。
1、电话交流或邀请别人是一种可以学会的技能。正如网球的正手击球一样,关键是得在那个令他不安的领域,学会忍受那种焦虑,勤加练习,您就能达到随心所欲的水平。

我以前在很长的一段上学期间有口吃的现象,可是在性格里我却是个非常愿意交流,传达自己思想的人。所以每次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以口吃的方法表达,每次表达都表达不好,十分沮丧。这种沮丧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大学,有一次经济法课,我在第一排举手回答老师的某个问题,结果从头到尾都表达不清,十分紧张,坐下来后脸红了一节课。但奇怪的是每次我那种想表达自己,想告诉别人我的观点的念头都会战胜这种丢脸的挫败感。还有一次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我回答完老师一个问题,台下一点声音都没有,老师问大家你们是不是觉得很精彩,结果台下有了持续的掌声。那种幸福感,至今难忘。现在在给陌生人打电话的时候,我仍然会有焦虑,但我发现感觉越来越好。工作中的同事肯定不会看出来我曾经是个有口吃问题的人,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我一直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有着很好口才的人。因为我想那样。

前两天一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告诉我,他觉得与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很紧张,不放松,不会混。我觉得这是因为他,总想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他觉得自己不具备幽默或者谈笑风生的能力,但通过他显示的焦虑,我认为幽默和谈笑风生是他真正渴望的一种能力,他想成为那样的人。而不是他告诉我的他的基因和先天水平所希望他证明的某个缺点。甘于做一个技术性人才,因为那是我的性格。好的,其实他的不安正是不甘于止步于仅仅是技术人才,而是具有协调能力的管理人才。

通过后面的例证,“虚拟伊拉克”计划,进一步说明,如果人要进步,找到自己在未来的归属感(我演讲时候的自信,朋友与朋友在一起幽默感十足,谈笑风生),就必须面临练习时候的不适感以及焦虑。当适应了这种焦虑,就会进入持续进步的阶段。其实人们就是应该这样和自己的情绪打交道。

2、天才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个人都把大部分的青春岁月投入在精深练习,锤炼和优化技能回路,纠错、竞争、然后进步。每个人都参与到这幅任何人都能创作的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构造自己的才能。

每个人的青春要怎样度过,作者给出了答案。利用髓鞘质成长的最佳时期,勤奋练习,创作只有自己才能创作的作品:自己的才能。

3、对于父母的死亡,如此不利的事件造就了人格的健全发展,彪悍到使他们足以克服拦在成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和挫折。(天才起源,艾森斯塔德名单)。

书中还提到家中最小的孩子会跑的最快。这和我印证到周围人的成长经历确实很相符。通过3,我们要知道,在逆境中的锻炼和成长对于才能有着巨大的作用。

4、推荐一篇如何练习一万小时的文章(与本书内容无关),一名大二的男孩子写的,非常不错。http://www.douban.com/note/215427299/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3小时/天*1万小时=世界级才能”的回应

Guitarman 2012-07-19 15:00:35

不觉得你的标题有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