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法则的科学依据:髓鞘质_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 一万小时法则的科学依据:髓鞘质
一非居士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4-11 16:04:36

一万小时法则的科学依据:髓鞘质

原文链接:【http://workzen.net/2010/04/the-talent-code/】
这本书的作者是Daniel·Coycle。内容上是与《异类》、《哪来的天才》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埃里克森(Anders·Ericsson)和西蒙(Herbert·Simon)提出的“十年法则”、“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为理论依据的。

这本书的宣传口号是:“了解异类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异类!”稍显夸张,但说明这本书偏重于如何“练习”。顺便说一下,本书作者使用的“精深练习”(deep practice)与《哪来的天才》中提出的“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是一致的,在这点上作者也做出了说明。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精深(一万小时法则如何运作)、激情(精深练习的动力何来)、伯乐(训练出天才的优秀教师的特征)。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一部分:他为一万小时法则提出了科学依据:髓鞘质。

Skills are really circuits in your brain.

技能本质上就是大脑中的回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学教授George Bartzokis认为,髓鞘质是“交流、阅读、学习技能、人之成为人的关键”。“神经元完成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迅速,就在开关的一开一合之间。但是一开一关不是我们学习大多数事物的方法。弹好钢琴,下好象棋,打好棒球都非一日之功,但都是髓鞘质所擅长的。优秀运动员训练时都做了些什么?训练中,他们沿着回路产生精确的脉冲,从而发出信号把那条线路髓鞘质化。所有的训练完成后就拥有了超强的线路–畅通的宽带,高速的T3传输线,就是那条线路让他们出类拔萃。”

脑科学洞见第一条:所有动作都是神经纤维之间沟通的结果。
脑科学洞见第二条:技能线路锻炼得越多,使用就越自如。

姑且不论髓鞘质理论的科学依据是否充分,从常识的角度来看这个理论是朴素而易于接受的。在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一书,作者也提出了类似的形象化比喻:

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带有这个想法的神经通道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这就像在丛林之中清出一条小路来一样。第一次得费一点儿劲,因为你必须清除掉一路的杂草蔓藤。第二次就容易多了,因为第一次走过这里时已经做了很多清障工作。你从这里经过的次数越多,存在的阻力就越小,直到重复很多次以后,这条小路变得又平又宽,基本没有什么或者只有很少的东西要清除了。大脑里面的情形差不多:你重复思维模式或图谱的次数越多,对它们造成的阻力就越小。因此,重复本身就增大了自我重复的可能性,这一点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作者花费大量时间亲自去采访而收集而得,很多都是新颖而有趣的。仅仅从这点上来看,这本书也是有价值的。(区区215页,¥32的定价有些贵了)

展开全文
有用 51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一万小时法则的科学依据:髓鞘质”的回应

MagicMax 2015-02-28 12:30:58

价值不是页数决定的,这内容,一点都不贵

行动决定态度 2014-07-07 16:11:28

虽然这本书满满的正(心灵)能(鸡)量(汤),但我还是要吐槽:需要花上一万小时的,哪算真正意义上的天才,只是人才。。。准确地说,成功了是人才,不成功是loser。

water me、 2013-11-29 10:05:06

正在看,表示有些不能理解涅~哦勒嗷

Kernel 2010-12-15 15:21:00

進來學習的

[已注销] 2010-09-30 13:24:27

请问LZ了解髓鞘吗……

掐出新鲜 2010-09-21 01:22:05

艾宾浩斯的那个研究主要是研究记忆。一万小时主要是研究技能。跟髓鞘质的生理基础,算得上差不多。不过,这么说起来。人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跟髓鞘质有关的。

Elact 2010-05-20 13:33:21

艾宾浩斯曲线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