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ake me think" make me think_Don't Make Me Think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UCD > Don't Make Me Think > "Don't Make me think" make me think
bettermanlu Don't Make Me Think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2-28 11:02:16

"Don't Make me think" make me think

首先鄙视一下本书<<Don’t make me think>>的中文版副标题"点石成金 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密笈",令我联想到另一本书<<演说之禅>的副标题:"职场必知的幻灯片秘技",功利性太强,糟蹋了作者的本意。

言归正传,说说这本书。这本书基本上就可以用其书名来概括了:“Don't let me think.”
现在的社会已经变成快节奏、高效率的信息时代,特别是对于网站这种被动的让人去接受的东西,如果不能第一次就黏住访问者,基本上就算是失败了。

这种指导思想当然不仅仅限于网站设计,当我们需要以其他的形式呈现信息的时候,"Don't make me think"也是很值得采纳的。前不久公司内有一个关于weekly report的讨论,其中一些数据要采用图表的方式来展示,大家对此有了些分歧,图表的draft版没有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有人认为既然图表的下面有了一段详细的文字描述,就让读者去参考吧,看完之后他自然会明白了。这种方案最终还是被否决了,为什么呢?就是违反了"Don't make me think!"的原则。weekly report是以广播的方式发给很多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公司的领导层,他们不会花时间去读你的文字批注,他们的阅读方式应该如本书所说:扫描,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引入图表的目的就是为了代替文字,让人一目了然,如果图表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失败的。

这本书还反驳了一些广为流传的经验观点(将重要的内容控制在2~3次点击之内),作者的第二个可用性定律为“点击多少次都没有关系,只要每次点击都是无需思考、明确无误的选择"。当然不是说我们可以把最终要呈现给用户的内容放到10次、20次点击之后。而是说我们无需刻意的为了将呈现的内容控制在2次~3次之内而费尽周折,将信息组织的凌乱不堪。

最后有借鉴意义的是作者对网站导航器的充分讲解,让网页的浏览者不会迷失方向,每一个页面都要能够告诉用户在哪儿,让其方便迅速的回到出发地点。不要抱着下面错误的观点,“用户是自己一步步点击过来的,自然知道他在哪儿了!”。可谁知道他是怎么到这个页面的呢,也许是直接输入url过来的,也许这个页面是他昨天/上周打开的,如今早忘了。
这个指导原则也是值得推广的,有时候,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说话没头没尾的,让人一头雾水,交流困难呢?部分原因就是说话者认为他的听众和他一样还在上一个session里。CPU可以轻松的进行进程的上下文切换,但我们的大脑毕竟不是CPU。如果我们过了很久重提某个话题时,最好是将这个话题的上下文附上,特别是在mail交流时,最好是在原有的mail上回复,如果需要另外起草一个新的mail,最好在mail的开头做一个简短的问题描述,而不是上来就“直捣黄龙“,呵呵。

“Don't make me think”的指导思想,我想,说起来每个人都能理解接受,但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大家还是会犯这个错误呢?真正去实施这个原则的时候,难点还是在于对信息的整理归纳,很多时候,我们表达不清楚,是因为自己不清楚,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东西,自然也就无法清楚明了的说给别人听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信息做深入的分析,清楚地理解我们的信息,这必然会花费不少的精力在上面。实际中也许是因为我们懒,也许是因为时间紧,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就将其抛之脑后了。我想懒散占的比重大一些吧,呵呵。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提醒自己,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我想会让你的工作出类拔萃的!

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重点还是读后思考,然后去实施它!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