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自己给的_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 > 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轻微的玉的声音 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7-03 15:07:20

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在30岁之前,韩梅梅做过很多工作,还出过国,开过咖啡馆。有这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写出来的东西确实更有厚重感。几年前看过作者写的《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她现在这本《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感觉前者只是一些简单的罗列,比较冰冷,后者讲述的都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情饱满,更有共鸣。

《时间有限,要好好活着》通过4个与死有关的片段,悟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的道理。我奶奶去世时,我还很小,根本不知道一个人突然就没了是什么感觉。后来我姐车祸,我感到了深深的恐慌。她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我从北京飞过去,签署病危通知单的手,一直都在抖。我妈两天后赶到,在医院门口看到我就哭了。我姐昏迷了整整7天7夜,才脱离生命危险。其间,医生说有可能会变成植物人,也可能会失忆,总之,一切都有可能,让我们多在她病床边跟她说话希望可以唤醒她。然后,我就每天看着我妈一边说一边哭,心如刀割。这分明就是电视剧中才会有的场景,在我25岁那年,我全部经历了。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除了生死,都会过去。纠结时,不妨想一想,一年后,五年后,你还会在乎它吗?

《相信未来,是一件很好的事》讲述了同住地下室的7个室友各自奋斗的故事。我没有租过北京的地下室,但是我去过。毕业时准备租房子,有个朋友刚好住在地下室,我就过去考察了下地形。她住的是单间,里面放了一张1.2米的床和一个小电脑桌后,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大概五六平米的样子。洗手间和浴室都是公用的。在走廊的天花板和墙角能看到直径大约20厘米长的管子,大概是水管。朋友不建议我选择地下室,说太潮湿了,容易得风湿病。
看到作者7个室友的奋斗故事,我甚至有些怀念北京了。前段时间豆瓣有篇文章很红,貌似说的是,你不想改变,是因为你一直都很是舒服。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越是在艰难的环境里,越容易奋发图强,修成正果。作者说在失去斗志的日子里,她就会坐车回到曾经住过的地下室。多么励志。

《别人对你好,不是应该的;别人对你不好,也不是不应该的》这个小标题的意思很直白,我经历很多年的工作才渐渐悟出这个道理。年少时,父母爱我们,朋友爱我们,甚至连陌生人对我们友善,我们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没有谁是欠我们的,父母、朋友对我们好,是因为他们爱我们。如果我们爱他们,自然也会对他们好的,这都是相互的。面对陌生的人,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我们好。认清了这一点,对待很多人,或恶意或冷漠的言行,大概就会淡定很多吧。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篇写的是作者的母亲。有些地方让人忍俊不禁,有些地方又让人想哭。作者是妈妈的第一个孩子,又是单亲家庭,妈妈经常睡着睡着,迷迷糊糊摸一把,看作者还在不在床上。有一次,摸到床空了,吓了一跳,发现作者掉下床去了,裹在蚊帐里,吊在半空中,睡得正香。有一次两个人都生病了,都要吃药,结果把药弄反了,作者吃完口吐白沫,把妈妈吓坏了。作者每次离家,妈妈都亲自送她,然后帮她铺床什么的,一个月后再去帮她把被子换了带回家洗。没有过多的言语,却让人很感动。后来,妈妈把对继父有外遇的担心和伤心告诉作者,感觉母女俩都可以分享彼此的秘密,像朋友一样,没有距离感,很让人羡慕。

安全感是什么?我无法定义,但我知道,一直浸泡在安全中是最不安全的。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总有一天会失望,所以,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最可靠持久的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3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