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光》:总有段时光布满希望_童年时光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童年时光 > 《童年时光》:总有段时光布满希望
暗蓝色的海 童年时光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3-12 09:03:42

《童年时光》:总有段时光布满希望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米兰•昆德拉

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的事实:比起其他人,孩子的眼光总是清澈的——因为目光清澈,他们并不能察觉生活可能存在的阴暗;因为目光清澈,他们愿意相信一切他们遇见的真实,都本该如此。

关于这本《童年时光》,它的出版有一个很浪漫的缘起。简单地说,这二十六个故事,是“为了孩子”,才结集在一起。2005年,葡萄牙作家理查德•齐姆勒遇到了塞尔维亚翻译家莱萨•塞库洛维奇,出于同样的热忱,两人决定邀请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作家,共同完成一本以“童年”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出版后的所得将全部捐给由莱萨服务的青少年救助组织“拯救儿童”——随后,便有了这本由26位全球知名作家联袂完成的《童年时光》。

很难说清这样一部作品的出版,对于全球范围的青少年保护事业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毕竟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的伤痛并不是用金钱的方式可以抚平的。但齐姆勒、莱萨和其他作家的努力,其实是在标榜某种态度——它不可量化,却至关重要。

这种态度,或者说是关怀,不仅体现在这一行为本身,更体现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之中。单从文本自身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很适合被“带上床的书”。对于任何读者,“寻找共鸣”、“寻找自己”总是阅读时隐秘而愉快的目的。既然主题是童年,即使作者们的成长背景各异,但经历之中却总会有似曾相识的东西。文笔轻快,加上不觉间会被触动,这样的阅读体验,在这样一个“不耐烦”的年代,对于读者而言其实很是宝贵。

尽管都是在写童年,但作者们选择的视角却有所不同。作品集的开篇,玛格利特•阿特伍德的《制毒》,所采用的是第一视角,以“过分成熟”的口吻自述了一个孩子关于“制毒”的体验——故事很短,却令人印象深刻。孩子的世界是属于游戏的,无论这世界是光明,还是黑暗。

比起其他的视角,以孩子自己的口吻将他们眼中的世界娓娓道来总是更为直接,因而这样的手法在作品集里也多次被使用。另一篇我印象很深刻的作品,是以色列作家埃特加•凯雷特的《砸猪》。一个孩子用一只猪型储钱罐存了好多钱,本是希望用来买一件心仪已久的玩具,但当他发觉,要想把钱取出来去买玩具,就需要砸破这头“猪”——他的“朋友”时,他却作出了一个艰难而又“惊人”的决定……很可爱的故事,这也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充满幻想,又分外真诚。

童年是美好的,但人生最初的挫败,却往往是发生在这“最好的时光”里。儿童的世界无忧无虑,但一点点“差错”,却可能让多彩的世界失了颜色。大卫•里斯的《方格》写了两个被歧视的,却在彼此的帮助下走出阴影的孩子。这世上总会有人和别人不一样——当事人最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事实时,或许总会伴随着灾难。但成长其实是在诠释这样的道理:每个人都独一无二,那一点点的“偏差”,其实是一个契机,让你去发现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

孩子们眼中的童年,在大人眼中又是迥乎不同的。与其说童年是一段时光,倒不如说所谓童年是“另一个自己”,你永远无法回到他的模样,尽管他曾多么渴望自己能长大,就像现在的你自己一样。艾莉•史密斯《Writ》所写的其实便是这种“无奈”。作者安排自己和十四岁的自己对话,以“两种人格”,表达时间造就的“奇迹”——触不可及,也充满希望。

但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大人和孩子可以融洽相处。维卡斯•史瓦卢普的《一件大事》中,一个孩子为自己写的故事而骄傲,却被以为负有盛名的“大作家”嘲笑。忍无可忍的少年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不愉快的“交流”,但却也证实了他讨厌的“大作家”一直挂在嘴上的真理——“重要经验”之于写作的重要。“写作”更像是一个隐喻,它意味着人生的全部。我们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孩子总是要成为大人的——尽管他可能无比讨厌那样的模样。

童年或许是无力的,无力抵御狂暴和荒诞,但它的澄澈却应该被守望——看到孩子,就像是曾经的自己。无限的可能延伸至目光未及的远方,那里,布满希望。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