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学习之道》读后感_学习之道(第2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学习之道(第2版) > 天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学习之道》读后感
Leiou 学习之道(第2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9-23 20:09:48

天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学习之道》读后感

2012年9月22日,非常有幸能够在安泰的读书会上为大家分享《学习之道》这本书。乔希·维茨金在自己31岁的时候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讲述自己在国际象棋和太极推手赢得世界冠军。个人很少听说世界上有人可以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里达到世界的巅峰,而维茨金却做到了。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天才,但这本书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在表面的成绩与天分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学习的艺术,隐藏着许多可以适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因素。如果在见、修、行上可以采用正确的方式,那天才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这本书里讲述了许多原理与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突破自己的上限,我觉得这些内容是对我们最为有帮助的,其中一些最最重要的东西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1、划小圈:所谓划小圈,是指你把一个普通的精简动作练习,把复杂动作分解,然后一个个练习,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伟大的武术家不是神秘主义者,而是极度专注的艺术家。你之所以比别人厉害并不是因为有着那些华而不实的大招,而是因为你的直拳比别人更快,你的踢腿比别人更有力。当你把每一个简单的动作做到最好,那你在技能上就可以压倒各种对手。而在其他领域也都是如此,日本的丰田之道和稻盛和夫的成功经验也印证了这样的道理。当企业经营中,把每个流程不断细化,然后对每一个小环节不断加固,精进,才能够达成在产品流程与质量上的持续领先。




2、软区域:我们在遭遇重大事件的时候,总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使得自己进入一种僵硬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并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真正水准。我们在重要时刻会遭遇各种不喜欢的情况,比如周围有烟味、噪音、对方干扰等等,我们能做的并不是想办法逃离这些东西,更不是暴跳如雷,我们要试着去适应这样的环境,让自己的思维跟着周围或心里的节奏走下去,让自己保持那种柔软的状态,然后才可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3、漩涡效应:在体育比赛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原本势均力敌双方中的一方在犯了一个错误之后往往连续失分,最后彻底溃败。大部分时候双方对峙的差距其实只是一线之隔,当情况变化之后我们可能丧失了优势,而我们的内心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个变化。这个时候心理的微妙变化往往会使得我们的表现大失水准。我们往往不能理性地面对沉默资本,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冷静,去深呼吸,去接受这个变化。



4、整理理论、渐进理论:其实这是我们讨论的最欢乐的一部分。究竟是不是有天才?所谓的天才究竟是天生为主还是后天为主?究竟该坚持结果主义还是过程主义?我个人觉得整体理论只是作为一个反例出现在书中,那种自以为是的状态,自以为自己高过别人的心理是没办法持续突破自己的。只有坦然地接纳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每次比赛之后总结得失,才是真正可以内化的修炼。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个人与企业突破天花板的唯一方式。当你敢于犯错,乐于失败的时候,才会是你成长最大的时候。真正值得在乎的是成长,是不是真的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天才那肯定是后话了。




用书里的最后一段作为结尾:我们永远无法预测结局,无论重要的比赛、冒险还是爱情。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有出乎意料。不管做了多么完全的准备,在生活的场景中,我们总会处于陌生的境地。我们也许会无法冷静,失去理智,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针对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所要做的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要变现的比预想的更好。关键在于准备好随机应变,准备好在所能想象的高压下发挥创造力!真正的掌握需要自己发现能够引起共鸣的嬉戏,并将其融合进来,直至成为一体,这样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它!




成功的唯一方法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只有当我们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展开全文
有用 38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天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学习之道》读后感”的回应

Uncle Charlie 2013-08-09 13:19:30

总结的重点很好.
我在读第二遍,希望很多东西能印在脑里,融入思想中.

hackzyl 2012-12-16 22:13:22

重点要说的都表达出来了 而且还加以诠释 . 学习了

听涛 2012-10-06 06:33:42

写的读后感好

Leiou 2012-09-29 21:59:40

这本书真的可以常读常新

宁灬不凡 2012-09-29 15:27:18

写得好 读完此书已有半年有余 却无此感悟 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