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总是有些浮躁,为了论文的事情。一开始选题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和指导老师见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再让他点拨一下,我就着手做了。虽然要阅读很多书,很多专著,还有英文版的,但也乐得是自己的想法,虽显稚嫩,但还算是原创。然而选题被老师否决了,被枪毙了,被认为不严谨。于是现在只能看其他作家的作品,再加上实习,整天恍恍惚惚的。有些无所事事,又有些烦躁。所以选择了心灵励志类的书籍阅读。
张德芬这位作者我是久仰大名了。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可谓是销量口碑双丰收,可惜的是我还未曾阅读过,只是从朋友、网友的口中了解到大概的意思,他们无不称赞这是一本好书。当看到她出新书《重遇未知的自己》时,我毅然报名了。
很有幸能阅读这本书。唯美的封面,精致的内容,优美的语言,彩色的插图,使得这本书很浪漫,一下子我浮躁的心绪稍稍消减了些。书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感悟,讲述的东西不多,强加给我们的也不多。
或许这本书还是和心灵鸡汤一样,有些过于滋补,看上去有些腻味。但作者的态度很让我满意。这是一种对话式的作品,而不是强加式的东西。她只是把她所喜欢的作品,喜欢的作者,喜欢的语句告诉我们,更多的是分享,而不是分解。分享是一种喜悦,而分解是一种压迫;分享是朋友对朋友的,而分解是老师对学生的;分享是一种感悟,而分解是一种模式。不愿意看到一本书的作者跳出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只要你听我的,你就能渡过难关,得到心灵的解脱。那样太假,太虚,太飘渺,也太强势了。
当看到怎样排解负面情绪时很是受用。书中说到:当你觉察到自己又陷入不必要的思考模式时,立刻把自己的注意力收回来,放到眼前与你同在的一件事物上。你可以看着它,注视着它,与它同处于当下。或是你可以聆听当下的声音,比如说窗外的汽车声、房间里的空调声,让这些声音把你带回到当下时刻,回到此时此地。
也许你弄不懂其中灵修的含义,也许你不屑于悟道,也许你早已看透了励志类读物,但是哪怕只有一丝丝感悟,也足以让你觉得清风拂面,繁花满地,沁人心脾。